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新台幣近期急升,市場一度人心惶惶,甚至傳出台灣恐因升值一團混亂言論。(圖/資料照片)
「經濟的多空,常在一念之間!」資深財經評論人謝金河一語道破當前局勢的微妙。他指出,近日美國前總統川普接受訪問時再度語出驚人,聲稱中國經濟快要崩潰。同時,國際媒體也熱議中國可能因擔憂經濟慘況曝光,而選擇「蓋牌」數百項數據。對此,謝金河表示,中國經濟體龐大,不至於在短期內迅速崩潰,而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僅供參考」這件事,也不是近一兩個月才浮現的問題。他認為,對中國經濟真正的走向,恐怕仍需時間來驗證。
另一方面,針對新台幣近日大幅升值引起的恐慌,謝金河強調,台灣歷經數十年,始終有人唱衰經濟,但事實上,經濟衰敗導致貨幣貶值變成「壁紙」的案例不少,卻很少見到國家因貨幣升值而走向滅亡。
他進一步指出,從4月以來,背後有勢力試圖透過媒體操作市場情緒,首先炒作「大麥克理論」和川普要求台幣升值至13.3元的說法,營造恐慌氛圍。「13.3這個數字夠嚇人,能在市場上形成實質影響力」,謝金河指出。
接著,又有媒體廣泛流傳,美方要求台灣以外匯存底購買100年期、零息的美國國債。謝金河認為,這其實只是白宮經濟顧問Stephen Miran個人的不成熟意見,卻被渲染成全面威脅,甚至讓前行政院長陳冲痛批是「可悲、可惡、可怖」,直指台灣恐淪為高負債窮國。
此外,《經濟學人》也連續四年刊載與「台灣危機」相關的內容,暗示川普可能會「出賣台灣」,讓市場陷入焦慮。謝金河提到,從13.3的匯率預測到所謂的「海湖莊園協議」,這些訊息透過報紙、雜誌、電視與網路反覆放送,引發出口商與投資者大量拋售美元,新台幣因此急升,而媒體也趁機渲染出口商將因此蒙受巨大損失。
「同一批媒體,一個月前才在嚇唬大家說台幣會跌到35元,進口商會很慘!」謝金河語帶不滿。他認為,匯率的大幅波動不可能在短期內有如此劇變。
5月5日,央行總裁楊金龍也緊急召開記者會,公開表態:「市場上有為數龐大的禿鷹,央行不會坐視!」謝金河強調,台灣擁有超過六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一旦市場上有人大量拋售美元,央行可立即回購,這正是貨幣市場「干預」的機制,絕不能說台灣經濟孱弱。
最後,謝金河表示,無論是股市、匯市還是債市,波動本來就是常態。但當出現異常波動時,政府就應挺身而出扮演關鍵角色,「這是政府的責任!」他強調,這次的新台幣震撼事件,對整體市場與政策操盤者來說,都是一堂值得深思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