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書摘/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 他:封鎖臺灣就是宣戰

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作者余杰:封鎖臺灣就是宣戰。(圖/資料照)
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作者余杰:封鎖臺灣就是宣戰。(圖/資料照)

在第一島鏈最驚心動魄的地緣政治棋局中,臺灣正被推向暴風眼。《中國如何攻打臺灣》作者余杰直言,中國對臺動武有三套劇本,封鎖海域、攻取外島、全面渡海,任何一個都足以改變全球秩序。封鎖看似「低成本」,實則等同宣戰。不僅會重創臺灣,更將引爆全球經濟海嘯。當中國軍艦數量已居世界第一、戰雲密布之際,唯有臺灣的「矽盾」與民主價值,才能成為對抗威權擴張的最後屏障。美日能否及時挺身而出,將決定未來國際格局的走向,臺灣,正是這場世紀對決的核心。

余杰:中國對臺動武有三套劇本,封鎖臺灣就是宣戰

《中國如何攻打臺灣》作者余杰對臺灣提出「中國對臺動武的3個劇本」示警:

1.封鎖海域,取代開戰。臺灣糧食、能源高度依賴進口,一旦中國封鎖港口或切斷15條海底電纜,臺灣將陷於資訊與經濟困境。這是美國智庫稱為最有效的「灰色地帶戰術」。

2.先攻外島,澎湖成關鍵。若中國仿效施琅「先取澎湖再攻臺灣」,則10萬澎湖居民恐淪為人質。澎湖失守,臺灣本島將更難防守。

3.渡海搶灘,占領本島。台灣海峽雖是天然屏障,但同樣阻礙中國補給。美軍若要馳援至少需17天,臺灣必須能撐住。

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作者余杰:封鎖臺灣就是宣戰。(圖/大是文化提供)
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作者余杰:封鎖臺灣就是宣戰。(圖/大是文化提供)

余杰:中共軍演揭示「準封鎖」策略  2022年8月裴洛西訪臺最明顯

余杰進一步分析,2022年8月裴洛西訪臺後,中共在臺周邊舉行六區域軍演,展示切斷臺灣港口與外援的能力。德國之聲稱此舉為「準封鎖」,CNN則指其意圖以飛彈與海上封鎖孤立臺灣。美軍前情報官舒斯特分析,習近平藉此在外交、軍事上展示實力。那次軍演顯示,北京未來奪臺可能以飛彈襲擊、空襲為前奏,再配合海上封鎖,而非立即發動全面入侵。《紐約時報》亦報導,中共正積極提升封鎖能力,企圖以海空力量與網路攻擊將臺灣「孤立無援」。

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作者余杰:封鎖臺灣就是宣戰。(圖/總統府提供)
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作者余杰:封鎖臺灣就是宣戰。(圖/總統府提供)

余杰:中國戰略封鎖台灣:低成本高風險

中共《戰略學》教材明確指出「戰略封鎖」可削弱敵方經濟與軍事,迫使其失去戰力。臺灣因人口與港口集中在西部,更容易成為封鎖目標。即使有限封鎖,也足以衝擊全球最繁忙的臺灣海峽航運。美國網媒《Grid》認為,中國可能採取成本較低的封鎖模式,逐步加壓卻不給美日或Quad(美日印澳安全對話)成員直接介入的理由。中國問題專家夏偉警告,北京可能以「步步進逼」方式削弱臺灣,而非一次性入侵。

余杰曝光中國長期封鎖台灣的風險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學者易思安指出,中國或採取「強度不同的長期封鎖」,脅迫臺灣回到北京條件下談判。這種方式或已在低程度進行,並可能逐步升高。

《Grid》進一步分析,中國可用水雷、潛艦或艦艇執行水上封鎖,作為開戰前奏。對臺灣不利的是,臺灣不像烏克蘭有陸路鄰國可輸送援助,一旦被封鎖,補給將陷困境。因此,中國可能選擇「以封鎖取代侵略」,藉由經濟與物資斷絕,不費一兵一卒,迫使臺灣放棄主權、坐上談判桌。

余杰警告,中國三大劇本中,封鎖雖貌似「低成本」,實際上等同宣戰。它不僅會重創臺灣經濟與安全,更將衝擊全球貿易航道,帶來巨大地緣政治風險。臺灣與國際社會必須警覺,面對這場「看似不戰的戰爭」。

余杰:臺灣如何反制?靠「矽盾」反撲中國封鎖

余杰進一步分析,當前戰爭或準戰爭的勝負,不僅在前線,更在後方的政治與經濟綜合實力。中國表面強大,實則體系脆弱,若採取封鎖臺灣,將引發難以承受的國際經濟震盪與自身危機。

臺灣擁有一項關鍵反制武器——「矽盾」。臺灣是全球積體電路產業核心,晶圓代工市占率達63%,其中先進製程占比更高達92%。蘋果、英特爾、高通、輝達等科技巨頭皆依賴臺積電。切斷臺灣供應鏈,全球付出的代價極高,中國自身亦深受衝擊。

美國學者米勒指出,中共若封鎖臺灣,一週內全球晶片供應便會中斷,四至八週後,所有產業都將陷入停滯。臺灣不僅具備製造優勢,更建立IC設計、封裝及供應的完整生態,一年出口值高達1400億美元。IC已成為全球交易第四大商品,中國更是臺灣近半出口的目的地,其電子產品高度仰賴臺灣晶片。

政治學者易思安直言,若失去臺灣供應,中國經濟將停擺並爆發失業潮,長期封鎖幾乎等於自毀。事實上,臺灣企業如富士康、長榮海運聘僱大量中國員工,受影響範圍遠超半導體。專家亦警告封鎖將倒退全球經濟。海事專家梅科利亞諾強調,若航運回到民族主義式封閉狀態,風險巨大。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尤倫更指出,封鎖臺灣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中國未必能承受。

臺灣海峽的重要性更放大這種風險。全球近半貨櫃船、前10%大型貨船的88%,皆經此水域;每日還有百萬桶石油運輸通過。雖可經呂宋海峽改道,但東部海域颱風頻繁,風險極高。若臺灣領空或航道遭封鎖,全球經濟將全面受創。

若美國反制並將臺灣海峽列為戰區,區域貿易融資與保險將全面蒸發。臺灣周邊航道若中斷,不僅臺灣貿易停擺,中國上海、大連、天津等主要港口也將陷於癱瘓。中國、日本、韓國及澳洲鐵礦出口皆仰賴這條航路,中國經濟首當其衝。因此,臺灣的「矽盾」不僅保護自身,也構成國際反制中國的籌碼。若中共封鎖臺灣,將同時扼殺自身經濟動脈,使其付出遠超預期的代價。

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作者余杰:封鎖臺灣就是宣戰。(圖/翻攝自共軍東部戰區微博)
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作者余杰:封鎖臺灣就是宣戰。(圖/翻攝自共軍東部戰區微博)

余杰提出思考:美日是否會為臺灣一戰?來得及嗎?

余杰提出觀察,國際上對於「美日會否為臺灣而戰」的議題爭論不休。疑美論者認為,美國在阿富汗撤軍時展現了撤退決心,也未曾直接派兵支援烏克蘭,因此推論美國不會為臺灣與中國正面衝突。然而,若美國真的選擇坐視中國侵佔臺灣,將等同於宣布「美利堅治世」的終結。這不僅會動搖美國在亞太的盟友信心,更會削弱其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基於此,美國勢必不可能完全袖手旁觀。

當前中國的戰艦數量雖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但美軍依舊擁有航母戰鬥群、遠洋補給、盟邦協防等綜合優勢。未來若爆發衝突,美日如何協同,以及美軍能否在最後時刻守住臺灣,將是國際格局重塑的關鍵。臺灣處於地緣政治的最前線,「矽盾」與民主價值都使其成為全球焦點。無論是封鎖、外島作戰,還是全面入侵,中國的行動都將牽動美日及國際社會的決策。對臺灣而言,強化自我防衛實力,爭取盟友支持,仍是唯一能在風暴中站穩的道路。

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作者余杰:封鎖臺灣就是宣戰。(圖/大是文化提供)
中國對臺動武3劇本曝光,《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作者余杰:封鎖臺灣就是宣戰。(圖/大是文化提供)

本文轉寫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之《中國如何攻打臺灣: 滲透黨政軍、以商逼政、軍演恫嚇,然後渡海、搶灘、巷戰……臺灣怎麼防?美日怎麼幫?來得及嗎?》

#中國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