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檔年離開舒適圈 重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吳娟瑜/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信勇的爸媽氣急敗壞北上到兒子宿舍,發現人去樓空,又到學務處、註冊組查詢,確定兒子自行休學,那麼,人到那裡了呢?

問到高二的女兒,她一向跟哥哥感情好,多少有點訊息,只見女兒吞吞吐吐地說:「哥哥說他不快樂──他──想去──尋找……?」

話還沒說完,爸爸拉大嗓音地問:「他要找什麼?為什麼不跟我們講?」

「他怕你們不准,也怕你們生氣……」女兒顯然站在哥哥那邊。

「那──他去那裡?尋找什麼?」媽媽按住內心的焦急,溫和地問女兒。

「他說……不能說。不過,他也有交待──如果爸媽不生氣,就可以多透露一點。」

聽到這裡,信勇的爸媽調整了心情,平復好些後,女兒終於把哥哥的秘密計劃全盤托出。原來信勇先斬後奏,跑去環島打工換宿,準備明年再復學。

「那,他尋找什麼?」媽媽聽得一愣一愣地,至少知道兒子無恙,放心許多。

女兒說:「哥哥說他去尋找自我,他想弄清楚人生要什麼?不要什麼?」

夫妻相視一眼,「尋找自我」,這是什麼意思?

JOYG1574
▲(圖/翻攝自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空檔年的意義

「Gap Year」(空檔年)指的是高中畢業後或大學畢業後的年輕學子,在尚未進入下一階段時,花一年左右時間離開家庭,他們打算「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有的是成為自助旅行的揹包客,一站一站地海外流浪;有的是到偏遠落後的國度擔任國際志工;有的到澳洲、紐西蘭度假打工學英語;有的是進到職場實習,不管是做工讀生,還是正式職員,就是脫離過去「舒適圈」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

在這種狠狠切割的日子裡,沒有爸媽溫暖的擁抱可以取暖,沒有自怨自艾的退路可尋,因為一切是自己的決定,是勇往直前的必要。

通常子女在這些磨練的過程可以增強三種能力:

第一,做決定的能力變強

由於出門在外,任何決策都需自行負責,因此膽識謀略更有經驗,萬一需要改弦易轍,也會做出不後悔的決定。

第二,交友的能力變強

Gap Year的時段裡必須靠友伴支持,有時住青年旅館,有時在國際機場,有時在員工宿舍,只有與人為善,廣結善緣,才容易熬過這種離鄉背井的歲月。

第三,自我了解的能力變強

午夜夢迴時刻,碰到挫折難過時刻,有時快熬不下的時刻……總總的考驗讓Gapper(空檔生)相對地更有自省能力,明白自己的極限,也懂得如何開拓自己的可能性。

爸媽需要反對嗎?

華人父母通常對自己兒女呵護備至,加上少子化,所有資源都儘量給孩子,長此以往是容易「弱化」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謀生能力。

有個兒子準備休學專心學街舞,並已報名國際街舞比賽。爸爸見識廣,立刻說服老婆支持兒子,他說:「以人生一輩子7、80年,若以1-2年搞清楚自己要什麼,也不虛此生。」

生性瀟灑有遠見的爸爸支持兒子Gap Year計劃,一年後,兒子真的抱回街舞冠軍獎牌。爸爸說:「這一年來,兒子勤奮學習,到各地比賽,每天看到他疲累但眼睛發亮的神情,我覺得一切是值得的。」

當我把這位爸爸的想法分享給尋求輔導的信勇爸媽,信勇的爸爸終於寬心地說:「吳老師,兒子正在尋找自己,我們懂了,我們會給他支持的。」坐在一旁的媽媽也是欣慰地猛點頭。

延伸閱讀>>>

30歲後也來得及!《華盛頓郵報》科學記者指出:會雙語的人,思考會比一般人更活躍

https://reurl.cc/kLLymd

中秋不群聚,1分鐘學會居家安心私廚高質感烤肉

https://reurl.cc/3554G9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