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10位確診者有1人」解隔離後症狀持續 7大後遺症曝光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國外研究發現,至少有10分之1的染疫者事後留有持續性症狀。(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國外研究發現,至少有10分之1的染疫者事後留有持續性症狀。(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840例確診,分別為2,187例境外移入、14,59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其中一大部分的人已經解除隔離返家,但他們並未真正「康復」,而是持續為後遺症所擾,國外研究發現,這種狀況好發於40歲以上的人。

截至今年12月23日,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突破2.76億人,即便是在疫情較輕微的台灣,迄今也累計超過1.6萬個病例,造成850人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感染者約有80%至85%為輕症,多數患者經過3至4週後能完全康復,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4週之後,持續有身體不適的現象。

「Long COVID」是一位義大利新冠肺炎患者在自己推特上創造的主題標籤(hashtag),用來描述自己染病復元後持續的症狀。隨著國際上愈來愈多類似的病例報告,國外醫學專家正式將感染病毒4週後症狀持續的現象命名為Long COVID。目前Long COVID尚無正式的中文翻譯,可以理解為新冠病毒後遺症。

醫界已知有少數病毒感染患者會留有長期倦怠的後遺症,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衝擊全球,專家預期將有大量的長期症狀患者,勢必對醫療體系造成負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書綸表示,國外調查報告發現,染疫後留有持續性症狀的比例至少有10分之1以上,在某些住院患者的統計甚至高達8成,好發於40歲以上者,兒童患者很少見,症狀五花八門,涵蓋身體各器官系統,最常見的長期症狀為倦怠、頭痛、咳嗽、呼吸喘、認知功能惡化(記憶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以及持續性的嗅味覺異常。新冠病毒後遺症的致病機轉尚不清楚,變種病毒株與長期症狀的關係也有待釐清。

張書綸指出,目前新冠病毒後遺症的治療仍以支持性療法和復健為主,新冠肺炎患者在染病4週後若有持續性的症狀,應進一步檢查,了解身體不適的原因。初步資料分析發現新冠病毒後遺症的高風險族群包括高齡長者、五六十歲中年婦女、重症患者、慢性病族群和染病初期出現多重(5個以上)症狀的患者。

近來國內疫情趨緩及媒體廣泛報導疫苗施打後的不良事件,導致部分民眾施打疫苗意願下降,雖然突破性感染案例頻傳,現行疫苗對於預防重症的保護力仍然可靠。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