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武王伐紂真相曝光 專家點出周武王用2狠招滅商朝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商紂王。(圖/翻攝百度百科)

▲商紂王。(圖/翻攝百度百科)

周武王伐紂,情節眾說紛紜,有專家指出,史料中記載,周武王其實使用當年被視為「下三濫」的對戰手段,包括「偷襲」與「收買內應」,才讓商朝大軍在牧野之戰陣前倒戈,而非大家所知的「仁者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不仁」。

「武王伐紂」對念過中國歷史的人都耳熟能詳,在正史裡,商王朝和自己的諸侯國周國發生很多次戰爭。根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文丁殺季歷,(帝乙)二年周人伐商」。文丁是紂王的祖父,季歷是周武王的祖父。紂王父親執政時,周國跟商王朝發生衝突。到紂王執政時先囚禁周文王,又殺伯邑考,所以商周之間是累世家仇。

姜子牙助武王伐紂。(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姜子牙助武王伐紂。(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商王朝作為統治者,實力明顯大於周國。周國能夠屢敗屢戰,最終號令天下群雄群起而攻之,讓紂王覆滅,並不是明刀明槍與紂王展開搏殺,而是採用當時被視為「下三濫」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專家公布真相,表示周武王分別用「偷襲」、「收買內應」達到戰爭取勝結果。

「偷襲」戰術上,周國與商王朝中央軍隊實力都處於下風,如果正面對抗,周武王肯定很難到達朝歌(河南省北部),更別說在牧業打敗紂王軍隊。商周隔著上千公里路,西岐是如今的陝西省寶雞市,中間隔著一個要塞又一個要塞,一座城市又一座城市,如果要這樣打,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才能夠到達朝歌。

商紂王。(圖/取自百度百科)

▲商紂王。(圖/取自百度百科)

陝西出土的青銅器利簋上曾有這樣一段銘文:「武征商, 唯甲子朝,歲鼎克。聞夙(夙:早上)又商」,與《尚書·牧誓》記載「甲子昧爽(昧:黎明前)」吻合。說明「武王伐紂」是一次長途的武裝奔襲,在古代通訊不佳的狀況,只要稍微隱蔽,絕對可以辦到。

「收買內應」中,不管什麼性質的戰爭,內應和叛徒總是存在。商王朝裡不滿紂王所作所為的人當然很多,只要周武王有心,一定可以找到合適的內應。《呂氏春秋》一書中提到,武王至鮪水,殷使膠鬲候周師,武王見之。膠鬲曰:「西伯將何之?無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將之殷也。」膠鬲曰:「曷至?」武王曰:「將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報矣!」膠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輟。軍師皆諫曰:「卒病,請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膠鬲以甲子之期報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膠鬲不信也。膠鬲不信也,其主必殺之。吾疾行,以救膠鬲之死也。」

周武王姬發。(圖/翻攝百度百科)

▲周武王姬發。(圖/翻攝百度百科)

原來,膠鬲是周文王發現的人才,本來就是富有的鹽商,推薦給商紂王。殊不知膠鬲是周武王的間諜,因為膠鬲的內應,紂王募集來的軍隊臨陣倒戈,兵敗如山倒!更嚴重的是,武王在占領朝歌後,對平民展開屠殺,造成很大傷亡。早期史書《武成》記載中,就有「血流漂杵」的記載。這樣的行為在後人看來並不是很光明正大的事情,也無法忍耐!所以孟子才會在自己的文章替周武王洗白,「盡信書不如無書。仁者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不仁,如何其血流漂杵也?」

至於紂王怎麼死的,當然不是《封神演義》裡描寫的那樣,登鹿台自焚而死。在《六韜》殘卷中記載,「先涉,以造於殷。甲子之日,至牧之野。禽受(紂)系其首於白。」說明紂王被俘後遭到殺戮,最後拿來示眾,所以才會有武王「乃手大白以麾諸侯」的記載。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