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進不了急診室的悲劇正在台灣上映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撰文/林筱庭

健保給付緊抓、醫療體系缺乏誘因,讓醫院難以花費成本保留多餘人力或病床,從「八一氣爆」到「八仙塵爆」,醫療窘境一直未見改善,醫護人力長年處在緊繃狀態,面對一夕量增的病患自然無以消化。

流感病毒發威,各大醫院急診塞爆。據衛福部統計,前一波流感流行季自前年八月至去年五月間,併發重症病例累計四八三例;但本次流感季從去年七月起至今年三月六日止,已累計一四一九名流感併發重症。光是單周新增病例就曾超過三百例,累計死亡人數高達八十四人,顯見疫情相當嚴峻。

「冬天本來就人力較為吃緊,心肌梗塞、中風機率增加,每年一到冬天,醫院病患大增,今年加上流感疫情,急診壅塞問題自然再度浮上檯面。」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謝坤川說。

應接不暇,無力考慮到未來

急診塞爆、病床不足,在醫界早已是陳年老問題,從前年高雄八一氣爆到去年新北八仙塵爆,一直都未見改善,醫療體系始終無力「養出」備餘容量,醫護人力長年處在緊繃狀態,面對一夕暴增的數名病患自然無地方送。

台灣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指出,在健保給付總額預算管制下,健保為求收支平衡,不斷壓縮給付,醫院只好把經營成本抓得很緊,醫護人力也壓縮至極限。「醫院只能應付平常門診病患,無法有額外空出的普通病床、加護病床在那邊等你。」「生食都無夠,閣有通曝乾。」張煥禎說。

八仙塵暴時就在喊加護病房不夠,這次流感爆發也是一樣,怎麼會夠呢?醫院若要維持病床空在那裡得花多少錢?」張煥禎說,醫院為應付現在的狀況,早已應接不暇,怎麼還考慮得到未來,「之後還有Tw-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定額支付制度),未來狀況可能更慘烈。」

全國醫師公會醫事法規委員會副召委施肇榮則指出,要解決急診擁塞問題唯有靠兩大方法,一是將不需要急診處置的「輕症病患」強制轉移到其他地方,二是將提高急診部分負擔費用,「當醫院只有能力收十名病患,如今卻要我收二十名,能力不足的狀況下,倒楣的唯有民眾。」

為了改善醫院壅塞,這一次衛福部除了啟動流感應變調度機制,也建置轉診機制協助分流收治,試圖引導民眾分散就醫,以減輕醫學中心壓力。衛福部長蔣丙煌於三月七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衛福部持續宣導分級轉診,但依法醫療院所不得拒收病患,若無立法強制轉診,光靠道德勸說不足以改善。

不只是調配不均的問題

醫事司副司長商東福回應,病床問題在於調配不均,希望能透過分流,調整病人不要都擠在醫學中心,即使醫院無限制開床也無以解決問題,重點在於如何資源分配,「未來會考慮朝向緊急危難時期,例如像這次疫情爆發或是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時,遇到特殊狀況是否設立(強制轉診)條件,部內會再討論可行性, 再去研擬相關修法。」

不過,立法委員林淑芬卻有不同看法,她解釋,輕症病人到醫學中心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的情況,「確實有,但只是一部分,非緊急類別跑去大醫院看急診的比例約占一五%,但仍然有八五%的病患是基於緊急救助需求而掛急診。」

根據衛福部統計, 全國急救責任醫院非醫學中心急診病人五級檢傷分布,一至五級分別為二.二六%、九.三八% 、六四. 六九% 、二一.三一% 、二. 三六% ; 而全國醫學中心急診病人五級檢傷分布, 一至五級則為三.四七%、一七.四%、六四.九五%、一二.九四%、一.二四%。

急診檢傷分類中,第一級為「復甦急救」應立即處理,第二級為「危急」應於十分鐘內處理,第三級則為「緊急」應於三十分鐘內處理,第四、五級則是「次緊急」與「非緊急」。換句話說,醫學中心確實收治較高比例的急重症患者,其中檢傷第一至三級病人約占八成五。

林淑芬認為,將急診壅塞歸因於沒有落實分級、分流是錯誤歸因,「真正問題在於重症病患沒有病房可去,只好滯留在急診室,病床本就供少於求。」她指出,提高急診部分負擔費用恐使窮人遇急病難以負擔,徒增窮人痛苦。

「行政部門應是居中協調,讓病床數達到資源充分使用,看哪裡還有病床,就協調處理轉診。」林淑芬建議,也應重振民眾對於區域醫院的信心,設計制度,誘導其他不需要到醫學中心處理的那一五􀋋病患轉往診療。

醫院保留多餘人力缺乏誘因

公醫時代發言人黃致翰也說,健保給付制度是急診擁塞的部分原因,「台灣醫療體系是讓醫院互相競爭,沒有誘因讓醫院願意保留多餘人力或病床,這些都需要在平時花費極大成本,事實上,流感爆發醫院塞爆,醫院營運並無任何損失,受苦的是第一線醫護。」

黃致翰進一步解釋,醫院追求效率極大化的結果,會讓醫院將成本轉嫁給社會大眾,因為制度使然,除非強制規定醫院平日得備有一定空床與多餘人力,就好像燒燙傷照護一直被醫院視為虧錢的次次專科,「若非有規定醫院要有燒燙傷病房,八仙塵爆那時一定更可怕、更塞爆。」

制度必然誘導行為,醫院為生存而努力追求利潤極大化,病人則為自身追求最佳醫療品質,衛福部因流感爆發緊急端出「調度機制」,終究也只能解決末端問題,如何設計一套讓醫病「雙贏」的制度,主管機關恐怕還得好好想一想。(更多報導,請見《新新聞》1514期,或見新新聞官網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2024新北電競爭霸戰 – G9: League of Aces
大數據推薦
GCS 2024 春季準決暨冠軍賽-2024/05/04《Garena 傳說對決》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