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對抗「職業倦怠」的實用戰術(上)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職業倦怠如何對抗?(圖/Jesús Corrius/CC License)

文/Roli Saxena 編譯/宇多田(36氪)

編者按:本文作者 Roli Saxena 是創業企業 Clever 的客戶總監,面對強大的工作壓力,她也時常掙扎在崩潰的邊緣。為了方便閱讀,此文已分成(上) (下)兩篇。

Roli Saxena 去年加入了教育創業公司 Clever。但在一家成長型企業中,有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一人身兼多職。 Roli 發現,她開始在公司中 「飾演」 越來越多的角色。到今天,她既要負責所有的銷售工作,又要與合作夥伴們打交道,甚至還要參與網站的運營管理。而作為一個曾經在 LinkedIn 從基層一步步爬到北美最大銷售部門總監位子的精英,她也曾面對遠遠超出承受範圍的工作壓力。然而,即使是經驗再豐富且能多任務同時操作的高管,也會有自己的 「崩潰臨界點」。一些領域內的頂尖管理者也都承認過這一點。

「我偶爾會進入這樣一種自我反饋狀態:如果我不能把手頭上的重點工作或優先任務處理好,將會出現或者不會出現什麼狀況?你知道,這種感覺真的讓人心力交瘁。」她表示,「但我知道,無論你本身多麼優秀或富有經驗,這都是不可避免的。你能做的就是盡力去消除這種狀態,並營造一個能調控它的環境。」

如今,在這個不得不保持高效運作與競爭力的創業公司裡,她每天需要面對 40 多個不同部門的員工向自己匯報工作。因此,她對於 「在重壓下陷入極度倦怠」 有一套嫻熟的處理方法。在這篇文章裡,她將與讀者分享,在自己職業生涯最艱難時刻怎樣優化安排任務、識別工作重點以及如何保持生命力的獨家「戰術」。

識別 「倦怠」 信號

在倦怠感還沒有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之前,你得迅速意識到這種情緒並將其拆分成兩個問題:1、是什麼因素引發的;2、這是一種你即將進入崩潰狀態的信號,還是已經陷入崩潰的信號。

第一點其實很難及時發現。 「每個人都知道這麼一種說法——『千刀萬剮而死』,是的,這可能與『職業倦怠』的形成過程很像。」Saxena 舉了個例子,「通常這種情緒是由很多你覺得可以搞定的小事情持續累積而產生的,它們最終集結成一大捆稻草壓死了你。」在大多數情況下,你需要追根溯源找出原因,並吸取教訓。

事實證明,如果你準備好尋找以下這些進入倦怠期的常見信號,剛才說的第二點就非常容易識別:

1、「不只有很多事情要做,而是你承諾要去做的事情遠遠超出你能拿出的時間。其實在做出你承諾的同時,你就知道自己承受不了,但這時腦子裡會出現這樣的聲音:『我會想方設法做到,無論怎樣我都要做到。』」

2、「在這種情緒籠罩下,我不會說笑,也會對別人的玩笑話置若罔聞,」Saxena 坦白,「同事在講一件趣事兒時,我真的笑不出來,也給不出什麼反應,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知道這種感覺。」

「不同的人其倦怠的表現方式也很不一樣,但我認為對於所有人來說,倦怠就是人們 『大腦當機』的一些狀態,」她表示。也就是說,屬於你個性的一部分開始萎縮,語言表達的範圍也開始縮小,你的世界觀也在變得狹隘。「職業倦怠對創業公司來說是致命的,因為它會消滅我們的觀察力與客觀判斷力。」

職業倦怠不僅僅是老想著「我真的太累了」,而是意味著失去了創造性思考的能力。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個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倦怠原因:科技行業本身就缺乏包容的環境。這不僅僅涉及到性別、種族甚至經濟條件等背景,你的個性、工作風格以及對工作內容駕輕就熟的程度也很關鍵。儘管每個人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各不相同,但科技公司,特別是初創企業,往往要求一種特定的風格。

可以想像一下,對於內向型人才來說,他們不得不在工作中掙扎發出自己的聲音;也許你是一個夜貓子,但工作時間就是專門為早起的人安排的;也許你的工作內容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以及持久的注意力,但是辦公室裡的同事總是在公放流行音樂,甚至大聲講電話。

「絕大多數機構都沒有能力創造出一種包容員工多樣化風格的環境」她認為,「這對於一部分不得不適應主流文化的人群來說就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從根本上來說,他們必須要在工作時變成一個不在工作狀態的自己,這樣真的很心累。」

她記得在 LinkedIn 的時候,每次會議上總是固定的一部分人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另外一些員工則一直保持沉默。你必須承認這些沉默的員工其實已經在很努力地工作,處事也足夠機靈,但就是不具備公共演講的能力。如果他們在這方面的壓力越大,團體參與度就會越低。

「這個問題在創業公司表現得尤其明顯,因為各種事情的進度太快,緊迫感太強,員工們與自己獨特的技能或優勢很容易被丟棄或者埋沒。」

最近,她決定改變一開會就像演一場啞劇的狀態,「讓我聽聽你的意見」「你在這方面的觀點對我們的運營非常重要」,這是 Saxena 最近常說的話。她開始在每時每刻「攫取」員工們一個不經意的 idea,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誘導他們將這些想法在公共場合中講出來。她認為,這樣可以確保員工在一個安全且舒服的狀態下積極抵抗倦怠。

記住,「職業倦怠」會給公司帶來高成本風險

Saxena 認為,目前創業公司們之間的人才競爭異常激烈:「所有的科技公司都在搶同一撥人,包括Google、Microsoft 以及Facebook 等巨頭也是如此,甚至願意出兩倍至三倍的薪水。一場『搶人』的戰爭已經打響。」

當你公司在薪水方面毫無競爭力的時候,一些無形資產就成了「招牌」。比如,營造一個能讓員工時刻保持理智,且從心理上產生安全感的工作環境。

「難道僅僅在找到一個人才並成功留住他們後,工作就結束了嗎?要讓他們全身心參與到公司的運作中!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職業倦怠卻是阻撓這些的最大敵人,」她表示,「很顯然,你想讓每個員工留在公司的時間都很長,因為僱傭新員工的成本顯然比前者昂貴地多。但是大部分公司依然會把這件事搞砸,即使我們有機會把它做好。」

允許自己暫時甩掉自己手中的包袱

「一旦你進入了『職業倦怠』期,請打消所有「我不能現在休息」的念頭,並向自己重複『不,我真的可以停下來一會兒』。」 她強調。

就是這樣,一旦 Saxena 意識到了觸發倦怠的誘因,她可以自信地向公司「索要」時間來為給自己減壓,但是在工作早期,她從來都做不到這一點。

「我還記得當時這種抓狂的倦怠感,在我依然效命於LinkedIn 的時候就出現了。那時我每天都要跟一籮筐郵件打交道。」她回憶,那時候她的團隊在兩年內從10 人擴充到200 人。「我記得自己眼睜睜地看著高級副總裁穿過大廳向我這邊走來,卻匆忙躲進了洗手間,腦子裡在想『真見鬼了,他兩小時前發的郵件我還沒看!如果他問我什麼都不知道可怎麼辦?我真的要瘋掉了!』」

在那時,她沒有意識到自己進入了 「倦怠」 狀態,只知道「必須避開跟他的討論」。

「現在想起來覺得這種舉動看起來很蠢,而且是錯的,」她坦白,「我之後打電話給前公司的朋友聊這件事情,她只是問我『你想沒想過允許自己暫時跳出工作狀態?為什麼不離開一個星期?』」

Saxena 當時的反應卻是:「不!絕對不行!怎麼可能?我們有太多的事要去處理,而且只有我能做!」

但朋友卻冷靜地建議她,在請假前,先把所有必須要做的工作列出來,並在每一條後面寫下「該任務對公司的影響」以及「自己不在的情況下誰可以完成這些工作」。

「這竟然成了我做過的最滿意的事情,」她表示,「我馬上了解了有多少我正在做的事情對公司沒有價值,有多少任務我不必立即完成,還有哪些任務我可以分配給下屬去做。唯一最難完成的就是我正在負責的招聘工作,但這件事推遲兩週又能怎樣呢?沒有人會因此完蛋。事實上,什麼事最後都沒有發生,我的緊迫感都是自己製造的。」

在科技行業,緊迫感常常來源於一個簡單的事實——所有創業公司都有一種「如果我不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就會被 K 掉」的錯覺。

但現實卻是,如果你不得不離開一星期,你的公司會處理好一切,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此,Saxena 最終選擇「消失」一周。「我回來後腦子好像更靈活了,想出了很多好點子;我的團隊也很開心,因為我在離開時對他們委以重任。」

在(下)篇,Saxena 會著重提到合理安排工作任務的兩種系統模型,可以有效減輕各類工作者的倦怠感。

本文編譯自:firstround.com,授權轉載自36氪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