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汽車活塞環龍頭跨足酒水業獲利翻3倍 泰茂呂家兄弟怎做到?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徐采薇/今周刊

面對疫情及電動車崛起的挑戰,台灣最大活塞環廠泰茂意識到調整與轉型的重要性;泰茂呂家兄弟毅然將觸角伸入廣大的中國酒水市場,目標實體通路一年增加一個省分。

傳統製造業式微的現在,有家傳產企業卻因勇於跨界經營,在短短一年內讓公司獲利翻了3倍。

它,是台灣最大汽車活塞環廠泰茂實業。去年跨足中國酒水市場後,帶動今年營收、獲利雙創新高。前三季營收10.4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EPS5.12元,為去年同期的3倍之多。

今年前三季,泰茂酒水事業占比已超過整體營收7成,而原占大宗的活塞環則降至3成以下,平均每月僅為公司貢獻7千多萬元業績。儘管本業規模不斷萎縮,但在小廠逐一被併購、淘汰下,泰茂是少數堅持下來的台灣最大廠。

跨界經營有成,泰茂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自2022年32元,一路飆破百元大關,今年最高曾達193元。儘管今年12月初回檔至155元,仍比2年前高出4倍。

泰茂實業董事長呂萬賢(左)與總經理呂萬傑(右),攜手進軍酒業,期望創造多元成長曲線。(圖/今周刊攝影唐紹航)

▲泰茂實業董事長呂萬賢(左)與總經理呂萬傑(右),攜手進軍酒業,期望創造多元成長曲線。(圖/今周刊攝影唐紹航)

應對電動車挑戰  跨足酒水業

究竟是什麼契機,讓這家台灣最大汽車活塞環廠「不務正業」賣起白酒?

其實,跨界做生意,對泰茂董事長呂萬賢與總經理呂萬傑兩兄弟並非新鮮事。

回到1980年代,泰茂第一代創辦人呂祥禮,先以汽車零件貿易起家,因緣際會下,與掌握日本活塞環技術的中國交通創辦人成為結拜兄弟。1991年,眼見中國交通二代無意接班,呂家父子便抓準機會,買下其工廠、技術,並成立泰茂,正式從貿易跨足製造。

有貿易商經驗的他們,第一步是瞄準外銷市場。呂萬賢回憶,當時為爭取客戶,不管是特殊規格或是少量訂單,泰茂都統統接下,不只爭取客戶信賴,也能累積技術養分。後來,他們更開發出兼具耐用和節能的「黑鑽活塞環」等專利產品,客戶遍及全球110個國家。

只是,再順利的生意也會遇上逆境。

近年,電動車在市場上崛起,使用在傳統油車的活塞環產品遭逢挑戰,加上疫情期間生產線因航運受阻的影響,泰茂2020年和2021年出現連續虧損,單季最高虧損7百多萬元。儘管疫後營運回穩,但呂家兄弟卻意識到,若不超前部署,公司勢必無法長久生存。

這次,他們相中白酒代理商「北海杜宇松豪電子商務」,該公司擁有金扶酒的中國代理權,去年卻因資金短缺決定出售。

於是,泰茂決定透過中國子公司「浙江普禮」收購,並在江蘇和河南省經銷金扶酒及中國營收第一、第二的茅台及五糧液,單價從幾十塊人民幣到九百多人民幣不等,去年第三季起平均每月可為公司挹注上億新台幣業績。

(閱讀全文…https://bit.ly/3DaywE7)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60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42歲才存股,10年竟能月領10萬股息!他不買兆豐金、富邦金,今年暴賺41%:2025看好這2檔金融股成長潛力
https://bit.ly/3Bl1cK8

房市從小妖變大妖,2025年有破盤價能撿?顏炳立奉送「7個字」、甲山林董座:錢太多就買這產品
https://bit.ly/3ZLF5G3

日本旅遊注意了!「蘋果病」確診數創新高,孕婦恐流產、症狀像感冒…噴酒精沒用?醫曝終身免疫條件
https://bit.ly/3ZQiCI8

現金、定存、銀行存款,長期最危險!建議準備六個月到一年的現金需求量,剩下投資這2個
https://bit.ly/3VzUk2h

巴菲特股東信》99.5%遺產全捐,我不願意財富變成世襲!永續慈善事業,比人的壽命更長
https://bit.ly/3VyBHMp

外稿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