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Blue Yonder併購 Pledge 打造全球首批碳智慧供應鏈平台

圖、文/永續新聞網 

全球供應鏈數位化與永續管理的領導者Blue Yonder日前宣布,正式併購英國氣候科技新創Pledge Earth Technologies的業務資產,將其符合國際標準的碳排放追蹤技術整合進自家供應鏈平台,協助企業更有效掌握與揭露範疇三碳排放,回應日益嚴格的永續資訊揭露規範。

Blue Yonder透過併購Pledge,加速企業邁向可審計、可決策的碳智慧供應鏈新時代。(圖/永續新聞網)

▲Blue Yonder透過併購Pledge,加速企業邁向可審計、可決策的碳智慧供應鏈新時代。(圖/永續新聞網)

打通供應鏈碳資料瓶頸,精準追蹤範疇三排放

成立於2021年的Pledge Earth Technologies開發了一套雲端平台,能自動整合空運、海運、內陸運輸等多種物流模式的貨運數據,計算對應碳排放。透過與Blue Yonder平台整合,企業可在單一平台內掌握完整供應鏈網絡的碳足跡,並與現行ISO 14083、GLEC框架對齊,滿足歐盟CSRD、SBTi、CDP等多項國際揭露要求。

Blue Yonder永續長Saskia van Gendt表示:「精準量化供應鏈排放是企業永續轉型的重要起點。我們的客戶現在不只是在揭露碳排,更能根據數據找到最耗碳的環節,進行成本、效率與排放的同步優化。」

與其他僅能追蹤單一企業內部碳排的工具不同,Pledge的系統能直接連接第三方物流業者的數據系統,提供即時、可驗證的碳排資料,支援全球性營運與物流決策。

全球碳市場催化劑:碳揭露驅動供應鏈透明化

隨著各國碳政策逐漸從企業層級延伸至整體供應鏈,碳揭露正從「自願倡議」邁入「政策要求」階段。歐盟CBAM已於2023 年啟動過渡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於2024年通過氣候揭露準則草案,亞洲多國包括韓國、新加坡、日本亦已啟動碳稅或碳費制度,促使全球企業必須追溯與掌握供應鏈碳排資料,避免碳風險外溢。

此次併購案提供企業具備審計準備度的範疇三排放資料,可作為進入碳市場的關鍵門檻,有利企業參與自願性碳市場(VCM)、碳資產盤點與供應鏈減碳績效交易(如碳中和物流合約)。未來在碳成本內部化、碳績效掛鉤融資等新趨勢下,供應鏈碳數據將不再只是ESG報告附錄,而是影響企業利潤、估值與投資等級的核心變數。

IDC 全球永續研究總監Bjoern Stengel 指出:「可驗證的碳數據是碳市場與金融市場整合的必要前提。Blue Yonder的策略性併購,將協助企業從碳揭露走向碳決策,強化數據驅動的永續治理力。」

開啟「碳智慧供應鏈」時代

此次整併也預示企業供應鏈管理邁入「碳智慧供應鏈」(Carbon-Intelligent Supply Chain)新時代。企業不僅能減少空車、優化燃料與路線,亦可根據碳績效進行運輸模式切換與物流商選擇,進而形成「碳驅動型營運策略」。

Blue Yonder客戶未來可在全球營運場域中透過該平台:精準預測各路線碳排趨勢,提前規劃低碳物流;評估供應商與承運商的碳績效,納入採購與合約條款;優化倉儲與運輸佈局,減少碳足跡與成本並行。

對於物流碳密集度高的製造業、零售業、FMCG與跨國貿易企業來說,此舉無疑是數位化與淨零目標「雙軌融合」的範例,也為供應鏈碳市場提供了實務落地的技術支撐。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推薦專題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