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衛生局表示共採廚師快部手套檢體2件、環境檢體2件、嫌疑食品檢體3件。(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台北市北投國中女壘隊昨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球員吃完外送餐點後,出現身體不適,共17人送醫。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晚表示,初步研判可能與過敏反應或細菌性食品中毒有關,目前症狀未擴大,也無新增個案。
該事件為台北市北投國中女子壘球隊集訓期間,傳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17名學生中陸續有人出現發癢、嘴唇發麻、胸悶、腹痛、嘔吐等症狀,引發關注。所幸全數病患皆已從急診返家。
北市衛生局昨日上午派員前往涉嫌餐食製造場所,針對環境衛生、製程品質等進行全面查核,同步採集食品、食材、從業人員手部與環境檢體送驗。餐點共食為晚餐(茄子、滷肉、飯)、下午餐( 菠蘿麵包或西多士、凍奶茶),午餐(茄子、滷肉、飯、葱蛋)。共採廚師快部手套檢體2件、環境檢體2件、嫌疑食品檢體3件。並表示因本案涉及多餐共食,且為進一步釐清可能之病因物質與原因食品,將向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申請流行病學調查支援,以利後續判定。
食藥署食品組組長劉芳銘指出,從症狀來看,這起事件與典型的腹瀉型食物中毒不同,較像是過敏引起的反應,且目前病例都集中在壘球隊學生,未見擴散。他補充,從學生涉食內容研判,並未攝取海鮮,因此不像是海產變質所致,更可能是其他食材引發過敏,仍待進一步釐清。
食藥署昨晚發出新聞稿說明,表示經多位臨床專家與毒物專家共同研判,目前較可能為過敏反應或細菌性食品中毒所致。此事原先共17位學生就醫,現已全數返家休息,無重症,整體情況穩定,目前亦未發現其他新增或擴大中毒個案,事件已趨穩定。食藥署與北市衛生局持續調查釐清:完成現場稽查,並未有剩餘食物。就醫當時未留存尿液、嘔吐物等人體檢體。根據目前臨床調查判斷分析,無傳播或擴大暴露之情事。
食藥署提醒,近期夏季高溫潮濕,食品保存不易,呼籲民眾與業者務必注意以下事項:民眾如於進食後出現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並主動說明飲食史及症狀,以利診斷與流行病學調查。食品業者應嚴格落實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與溫度控制,強化食材清洗、烹調與儲存流程,防範食品中毒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