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翎瑄/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今(15)日召開水域安全會議,希望能提升防災辨識能力,維護市民安全。(圖/翻攝畫面)
新北市政府今(15)日下午2時許召開水域安全專案會議。副市長朱惕之力拼三大方面改革,從制度面、執法面與教育面,來建構更具前瞻性與執行力的水域安全治理體系,避免類似新店粗坑壩事件憾事重演。
由於具有結構性風險的水壩區域,其並非一般遊憩場所,管理單位應儘速評估導入物理圍阻與AI人形辨識、廣播警示系統等科技裝置,以提升即時預警功能,減少民眾誤入風險。同時對於本市各類型水域所適用的法規與罰則,應進一步加強執行力,尤其在暑假水域活動旺季期間,須針對開放性水域熱點與業者經營行為,各單位須落實聯合巡查與取締。
但因面對部分開放型水域管理難度高、人流監控不易問題,後續也將優先於高風險區段建置遠端監控系統,整合CCTV與廣播預警設備,協助第一線人員掌握現場動態與即時疏導,形成預警網絡與遠端指揮體系,提升整體水域安全防護能量。
朱惕之副市長強調,水域安全沒有灰色地帶,也不能妥協。唯有落實「平時預防、災前預警、災後檢討」的治理邏輯,結合科技手段與強化風險教育與多元宣導,方能真正守護市民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