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陳慈鈴報導

▲右上腹悶悶的甚至還有脹痛感,小心可能是膽結石。(示意圖/資料照)
夏天到了,高溫經常飆破36度甚至38度以上,不少人總感覺臉上油油的,甚至是大便也變得難沖掉,原因找到了!上璽中醫診所院長余雅雯指出,有可能是身體「濕熱」過重所致,並從中醫角度分析,這樣的體質可是結石的高風險族群,膽結石、腎結石、甚至膀胱結石都可能找上門。
余雅雯分享一起案例,一名女性上班族就醫時表示,有陣子常覺得右上腹悶悶不舒服,甚至還會突然有脹痛感,但因為天氣熱,食慾又不太好,常會忍不住吃炸物或喝點冰涼汽水,原本以為是吃太油太鹹、腸胃太刺激才會這樣。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竟然是「膽結石」惹的禍!由於幾年前健檢就被提醒過膽囊裡有點小沙粒,但因為沒有不舒服,這名女性就一直擱著沒追蹤,這幾年又熬夜、吃重口味、外食多,身體慢慢累積「濕熱」,小沙粒也變成結石。
至於要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濕熱型「結石體質」?余雅雯表示,可以透過4種症狀自我檢測。夏天濕氣重,不只會出現汗流浹背,更可能讓身體「悶出病來」。如果發現符合以下幾點,建議盡早調理體質。
● 臉部油亮
早上剛洗完臉,結果不到中午就出現滿臉油光。
● 不容易口渴、嘴巴黏
天熱汗又流得多卻總是忘了喝水,這是濕氣堵住了身體的警訊系統。
● 舌頭紅、舌苔黃
舌頭若紅得像熟蝦還有厚厚黃苔,就是濕熱的表現。
● 大便黏膩難沖
這種狀況是體內濕氣太重,大便不成形的常見表現。
余雅雯從中醫角度分析,建議可以透過祛濕清熱、疏肝利膽等方式幫助身體代謝,減少結石發生的機會。平時也可以多喝「清熱祛濕」的茶飲,例如玉米鬚茶、冬瓜薏仁水、茯苓山楂茶,建議諮詢中醫師後依體質選擇。
「上璽中醫 余雅雯 中醫師」完整全文:https://reurl.cc/VW53D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