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7月26日大罷免倒數,將決定24名國民黨立委去留。值此之際,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分析,為何曾經主導台灣的國民黨,會一步步走到如今局面,逐漸和台灣選民脫節?國民黨高層承認,自馬英九任內開放中國觀光和投資之後,兩岸經貿交流帶來的「和平紅利」為國民黨帶來龐大的既得利益,讓老黨員割捨不掉和中國建立的經濟聯繫。專家分析,國民黨的老黨員和年輕世代背離,但手握黨內主導權,使得國民黨轉型困難。但這次大罷免,也可能成為國民黨的轉機,讓他們被迫重整。

▲726大罷免在即,曾經主導台灣的國民黨如今不被選民買單。(圖/記者楊士誼攝影)
「兩岸和平」成選舉包袱 國民黨親中路線引火自焚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指出,自2024成為國會最大黨之後,國民黨利用多數席次處處杯葛賴清德政府,但這股氣勢即將遭到反噬。7月26日將迎來大罷免,屆時可能讓國民黨流失52席中的31席,讓民進黨有機會重握國會主導權。
自2016年開始,連續三次總統大選失利的重挫,使國民黨內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問題:台灣選民為何不再信任國民黨?「對多大部分台灣人來說,避免戰爭、維持現狀才是最重要的。但提倡兩岸和平並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選民不信任我們。」一名國民黨高層向《金融時報》坦言,過去主打「兩岸和平」訴求,如今反而成為選舉包袱。
國民黨指控民進黨不斷「挑釁中國」,主張應透過對話、經濟交流來降溫兩岸關係,並將兩岸僵局歸咎於賴政府。過去一年來,國民黨立委多次凍結國防預算,阻撓台灣強化軍力,還試圖擴權國會,引起民眾上街抗議,黨內部分立委甚至提案要求取消金馬地區周邊的禁制水域,主張維持兩岸「非暴力正常交流」的模糊狀態。民進黨批評,此舉將讓中國能趁機宣稱整個台灣海峽都是「內海」,進而侵犯台灣主權。
與此同時,國民黨官員頻繁訪中、公開呼應中共「兩岸一家親」說法,宣稱台灣人是「炎黃子孫」,應和中國「融合發展」。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傅崐萁2024年赴北京和中共高層王滬寧餐敘,卻缺席賴清德的總統就職典禮。前總統馬英九甚至在六月底赴中出席兩岸弘揚中華文化活動時,公開表態支持「和平民主統一」,引發輿論譁然。但根據各大民調,絕大多數台灣民眾反對統一。

▲前總統馬英九頻繁訪中,6月時在中國公開表態支持「和平民主統一」。(圖/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老黨員捨不得親中紅利 黨內多高層和中國死綁難轉型
儘管國民黨屢次公開否認「親中」標籤,但黨內多名官員承認,和中國關係確實變得更加密切。「中國變得太強大了。看看他們的軍力、經濟規模。他們是世界強權,我們怎能不與之認同?畢竟我們在血緣和文化上,無可否認是中國人。」一名國民黨黨內人士向《金融時報》表示。另一名高層坦承,自馬英九任內開放中國觀光和投資之後,兩岸經貿交流帶來的「和平紅利」,為國民黨帶來龐大的既得利益,他們不願失去過去十多年來和中國建立的經濟聯繫。
國民黨黨員年齡老化,在意識形態上和新一代台灣選民愈來愈脫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政治學者費大偉(Dafydd Fell)指出關鍵痛點,在於「黨內權力結構」。「國民黨中常委195席裡面,有31席來自軍公教系統,這些人大多是1949年隨國民黨來台的外省家庭後代,甚至有8席代表在中國經商的台商。」這些勢力壓制了國民黨轉型的可能性,使得國民黨的對中政策仍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中心,但這種主張早就不被台灣年輕世代買單。
黨產被回收 黨員貪財更容易被中共收買
除此之外,資金枯竭也是另一關鍵。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從2016年凍結了大部分國民黨當年從前日本殖民政府接收的「不當黨產」。這些黨產曾經幫助國民黨建立一個商業帝國,甚至堪稱是「世界上最有錢的政黨」。但黨產遭清算後,國民黨財務困窘,難以約束黨內成員,「這讓他們更容易被中共收買。」美國胡佛研究所專家田培明(Kharis Templeman)指出,如果國民黨還是世界上最有錢的政黨,中共拋出的經濟誘餌對他們來說可能不那麼有吸引力。黨內混亂也變成邊緣人物趁勢向上的階梯。曾因炒股案兩度入獄的「花蓮王」傅崐萁,如今成為國民黨國會的運作核心,在杯葛民進黨的行動裡中扮演關鍵角色。
「必須扭轉局面,我們需要有領導能力的人來推動改革。」一名國民黨高層表示。
大罷免可能是「塞翁失馬」成為國民黨改革轉機?
但《金融時報》報導指出,這次的大罷免,或許將成為國民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轉機。如果國民黨在大罷免慘敗,朱立倫可能不會參選9月的國民黨主席選舉,取而代之的是台中市長盧秀燕,可能躍升為2028年總統大選國民黨的主要候選人。田培明認為,盧秀燕務實,有潛力重塑國民黨形象。「國民黨有能力和中共對話,是其潛在賣點。」田培明表示,「如果國民黨能善用和美中兩邊溝通的優勢,說不定能讓選民相信,他們比民進黨更有能力在中美之間取得平衡。」但他強調,一切仍取決於國民黨是否願意徹底改革自身的中國路線和黨內結構。

▲專家分析,如果大罷免重挫國民黨,現任主席朱立倫可能不會參選下屆黨主席,讓台中市長盧秀燕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