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看破川普手腳!他轟川普靠「1件事」加強政治化妝術,政策不達目的不會停。(圖/翻攝自THEWHITEHOUSE官網)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攪動撼動全球世界貿易,在他的塌扣「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先硬後軟的手法下,似乎讓世界各國期待透過談判,關稅能有鬆動的機會。但是《川普回來了:商人總統的二進「宮」真人實境秀》作者2025年初就預言:「川普善用民粹,將成廉價霸權體制」。而且透過「政治化妝術」讓自己的目的也透過媒體強化報導達標。呼籲世界要「清醒」與「看懂」。
《川普回來了》作者丹尼爾‧奎恩‧密斯(Daniel Quinn Mills)、史蒂芬‧羅斯菲爾德(Steven Rosefielde)說:
人們經常以為,只要有充足的資訊,就能更加準確預測未來。他們從新聞媒體、專家和各種論壇中吸收資訊,但由於他們的資訊過濾器有缺陷,無法區辨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然後不斷地為事件發生感到驚訝不已,真正的問題不單單是資訊不足。只有透過有效解讀資訊的思考脈絡,人們才能判斷什麼是較好的國家政策….

▲看破川普手腳!他轟川普靠「1件事」加強政治化妝術,政策不達目的不會停。(圖/翻攝自THEWHITEHOUSE官網)
《川普回來了》:善用民粹,將成廉價霸權體制
《川普回來了》書中分析川普勝選有幾個原因,包括美國霸權在中國大陸崛起後受到挑戰,重要產業有幾個領域已被超越;美國人的驕傲感、自信心愈來愈低;所得分配惡化,傳統勞工失業率嚴重;基礎建設老舊,期待有更多投資。川普雖然給人不可信任、不可控、不可預期的印象,但是,如果是由賀錦麗當選,延續拜登路線,美國不會有重大的突破。因此,對較有魄力、強調「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反而還有一絲期待。
從學術觀點看川普執政有五大風格特質:
1.右傾、甚至是極右派的保守主義者。
2.善用民粹主義運動,藉非法移民議題喚起更多支持。
3.新民族主義高漲,卻易與法西斯情緒連結。
4.現實主義抬頭,以利益為主要考量。
5.重商主義,且國家、政府帶頭與企業家一起打拚。
綜合來看,以川普執政的邏輯推演,是一個會善用民粹主義的現實主義者,激進的保守主義勢將抬頭;同時,在國際社會採取的孤立、單邊或雙邊的退群作為,也將進一步的逆全球化、去全球化。
川普領導的美國,會成為廉價霸權體制。過去的美國財力雄厚,冷戰結束後扮演散財童子,包括協助歐洲、主導北約、建構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成立許多國際多邊組織架構等。但現在,美國沒錢了,想辦法要從各地拿回來。

▲看破川普手腳!他轟川普靠「1件事」加強政治化妝術,政策不達目的不會停。(圖/翻攝自THEWHITEHOUSE官網)
《川普回來了》:兩岸關係愈緊張,川普的要求就愈多
川普對傳統外交與國際秩序帶來衝擊。聲言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不再捐助世界衛生組織,要撤銷十四國參與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預期拜登力推的「印太戰略」也會鬆散化。
另一方面,川普會展現更多的強制力與嚇阻力,全面提高關稅,並要求盟邦支付更多保護費。以台灣為例,川普公開說過「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台灣應支付美國防衛台灣的費用」,「台灣軍費應提升至GDP的百分之十」。二0二三年台灣對美貿易順差達四百八十億美元,川普看台灣,賺了美國的這麼多錢,偷走了晶片生意、又不繳保費費!可以預見,台積電先進製程加速赴美投資設廠,很難再得到補助;台灣也要加碼採購美國軍備、農產品。
川普要改變台美貿易逆差,除了運用地緣戰略,只要兩岸關係愈緊張,川普對台灣的要求就會愈多;同時,還可運用貿易金融手段,祭出三0一條款的貿易報復與制裁、對台商品提高關稅、要求台幣升值等。
《川普回來了》:美國媒體派別:如何造謠?
現在,政治化妝術是美國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也被視為良性的。《紐約時報》甚至為宣傳話術辯護,稱其為美國政治文化中,積極正面的一部分。實則不然,政治化妝術根本不誠實,且嚴重干預政府運作。
1.操弄政治議題:限縮了辨別公共問題的能力,增加問題分析的難度,並實際阻礙公共問題的解決,例如,美國失業問題,涉及經濟成長緩慢、基礎建設破敗不堪等。政治化妝術否定這些問題的存在,進而排除了解決方案,造成嚴重的後果。
2.操弄議題帶風向:政治化妝術通常是特定政治人物或政黨為了某些事件,企圖邀功或推卸責任,而提供一套有利於政客或政黨的解釋說詞,它「操弄」(spin)了議題新聞,讓情況有利於政客或政黨。
在美國,政治化妝術的存在,是由不稱職的新聞媒體和總統合作所促成。如果說,白宮是可靠的資訊來源,情況還算好,但偏偏白宮不是,反而抓準美國不稱職的新聞媒體所創造出的機會,為了政治效果而編織各種劇情,結果造成越來越多謠言被包裝成新聞,餵給美國公眾。

▲看破川普手腳!他怒轟川普靠「1件事」加強政治化妝術,不達目不會停。(圖/翻攝自IG @realdonaldtrump)
《川普回來了》:政治化妝術是希特勒的遺產
政治化妝術是政治宣傳中較先進的形式。政治宣傳的歷史悠久,但現代政治化妝術源自納粹德國。
我們生活在希特勒之後的政治環境,希特勒無意間決定了今日民主政治參與的條件,本書所指的政治化妝術,即希特勒所稱的宣傳,而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則是精煉了它的做法。納粹宣傳手法相當有效,出乎希特勒所料,現代民主世界採用了希特勒式宣傳技術的關鍵元素,現代民主國家雖沒有納粹的種族仇恨和地緣擴張主義,但擁有納粹的宣傳手法。
以下是由戈培爾所開發的希特勒式宣傳的關鍵元素:
1.單純的謊言重複一遍又一遍就能令人相信。
2.謊言愈大,愈可能讓人信服。
3.無論你做了什麼事,都拿來指責你的敵人就對了:如果你雇用刺客,就
指責你的對手訴諸暴力;如果你攻擊某人,就譴責那位被攻擊的人煽動暴力。
4.總是考量到每個議題的兩面意見。讓你的對手困惑,讓每個人都站在你那邊。
5.當你在做一件事,就說你做了相反的事情。
6.偽裝自己:如果你想要戰爭,就說你要追求和平。
7.利用部分真相:部分真相能增加可信度,非真相部分就是你想要欺騙的重點。
8.利用細節來創造可信度,然後再說謊。
9.任何好事都攬在自己身上;否認任何壞事的責任。
戈培爾的宣傳技巧有一項現代補充,就是拿技術細節來轉移事實。例如若失業率反映不出真實的失業狀況,那麼失業率對貨幣政策又有何影響? 儘管現在普遍承認,官方宣布的失業率並不是很好的失業狀況指標,但外界仍對於每個月宣布過去一個月的失業率很感興趣。
技術和細節能模糊焦點,轉移對問題總體的關注,對大多數人都很有效,尤其公眾對總體情況總是無法長期關注。
《紐約時報》認同政治化妝術鑒於現代政治化妝術的起源,以及其在現代政治中的負面影響,《紐約時報》卻為之辯護。格林伯格(David Greenberg)在《紐約時報》中堅稱:「並沒有什麼歐威爾式(Orwellian)的政治化妝術,它反而讓政治變得有趣,且吸引公眾參與。」這如同說:「希特勒的宣傳手段沒有什麼不好,它們讓政治變得有趣且讓公眾參與其中。」
政治化妝術其實就是納粹所謂的宣傳,遵循著戈培爾所提出的規則,只會戕害民主。

▲看破川普手腳!他轟川普靠「1件事」加強政治化妝術,政策不達目的不會停。(圖/好優文化提供)
本文撰寫與摘自好優文化出版之《川普回來了:商人總統的二進「宮」真人實境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