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正式宣布,法國將於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成為第一個做出這個決定的七大工業國(G7)成員國。據《路透》25日報導,馬克宏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秉持法國一貫對中東公正與持久和平的承諾,我已決定,法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他強調,這一舉動是為了推動加薩地區停火、拯救平民,並為「建立一個去軍事化的巴勒斯坦國、重建加薩、確保中東安全」鋪路。

▲法國總統馬克宏率先承認巴勒斯坦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目前,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已有超過140個承認巴勒斯坦國,其中包括部分歐盟成員國如西班牙與愛爾蘭。
而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週四(24日)亦在X上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政府「未能防止加薩地區迅速惡化的人道災難」,並重申加拿大對「兩國方案」的支持,呼籲以色列尋求和平。
巴勒斯坦表達感謝 以色列暴怒回擊
這項宣布迅速引爆以色列政府的強烈反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痛批此舉是「獎勵恐怖主義」,更警告:「在這種情況下成立巴勒斯坦國,不是為了與以色列和平共處,而是為了摧毀以色列。讓我們說清楚:巴勒斯坦人不是想建立一個與以色列並存的國家,而是要取代以色列。」
以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更抨擊這是「向恐怖主義屈服的恥辱」,誓言不會讓任何「威脅以色列安全與生存的巴勒斯坦實體」誕生。
不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的副手謝赫(Hussein al-Sheikh)對法國表示感謝,認為此舉體現「法國對國際法的承諾,並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自決與建立獨立國家的權利」;哈瑪斯也稱這是「邁向正確方向的積極一步」,呼籲世界各國仿效法國行動。
全球力挺聲浪升溫 美英仍未鬆口承認
據《BBC》25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也盛讚法國此舉「重申國際社會對巴勒斯坦人民自決權的共識」;不過,以色列的主要盟友美國與英國至今仍未表態支持。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則於當地時間24日發表聲明指出,25日將與法國與德國領導人進行「緊急通話」,討論「能夠立即採取哪些行動來停止殺戮」。施凱爾表示,建國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的權利」,並指出停火將會「為承認巴勒斯坦國與落實兩國方案鋪路」,但對承認時間並未鬆口。
而白宮目前尚未就馬克宏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一事作出正式回應。然而美國曾在今年6月的一份外交電報中表示,明確反對任何單方面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措,甚至警告此舉可能違背美國外交政策利益,並導致後果。
以美同步撤回談判代表
與此同時,美國與以色列於24日宣布撤回與哈瑪斯就加薩停火進行談判的代表。川普政府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表示,哈瑪斯對最新停火提案的回應顯示其「缺乏停火意願的誠意」,因此「美方將考慮其他選項,設法解救人質並穩定加薩地區」,但並未具體說明替代方案內容。
不過,以色列官員語氣相對保守,強調撤回不等同談判破裂,而是要回國討論細節再繼續推進;哈瑪斯也表示已「正面回應提案」,並對美方突然表態「感到驚訝」。
據悉,雙方分歧已逐漸縮小,爭議集中於以軍是否在初期60天停火階段駐守加薩,以及人質與囚犯交換的具體比例。《紐約時報》24日報導,多國官員分析,這次的撤回可能是一種施壓手段,而非真正中止協商。

▲納坦雅胡稱,承認巴國是對恐怖主義的支持。(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以色列受內外夾擊 納坦雅胡腹背受敵
加薩戰爭自2023年10月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南部以來,至今已造成逾5.9萬名加薩人喪生,2百萬人流離失所,超過六成建築被毀。國際救援機構與人權組織警告,加薩恐爆發大規模飢荒,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加薩市每五名兒童中就有一人營養不良,情況更是每日惡化。
外界批評以色列在人道援助供應上極度失能。儘管以色列聲稱已開放部分走廊供物資進入,但實際送達的糧食數量仍相當低。加薩已被形容為「地獄景象」,民眾面對的是以軍與哈瑪斯武裝混雜、隨時開火的街道,根本無法出門領取糧食。
而在以色列國內,納坦雅胡同樣面臨政治危機。儘管他試圖透過延長戰爭維持執政聯盟團結,但如今聯盟已在國會失去多數席次,選舉最快15個月內登場。極右派盟友因兵役法案鬧翻、脫離執政聯盟,抗議聲浪更在特拉維夫(Tel Aviv)街頭蔓延,數萬人要求政府結束戰爭、釋放人質。
以色列國內逾七成民眾盼戰爭結束
《經濟學人》24日報導就指出,這場戰爭如今已無任何軍事邏輯可言。以色列國防軍(IDF)掌控約70%的加薩地區,哈瑪斯已被擊潰,其領導人多數死亡,軍事能力只剩一小部分,其武裝分子也僅藏身於10%至20%的區域中;其背後支持者伊朗也遭到重挫。IDF的軍事行動成效甚微,在實際受佔領的土地上,對平民提供援助卻極度不足,已構成戰爭罪行。
對於以色列政府內部強硬派提出要將加薩人集中在永久性「人道城市」的計畫,IDF部分將領也認為其計畫違法,等同於種族清洗。另外,許多以色列人亦同意應該停火。儘管僅21%支持兩國方案,但超過七成希望人質獲釋、戰爭結束;執政聯盟以外的大多數政治人物也主張停火,並意識到這場戰爭正重創以色列的國際聲譽。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