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曾宜婕/綜合報導
烏克蘭爆發大規模抗議集會!據CNN 23日報導,這是自烏俄戰爭開打以來國內最大的反政府抗議示威。澤倫斯基政府於22日通過一項新法案,該法案被質疑恐破壞國內反貪腐組織運作的獨立性,且政府權力可能被無限擴大。

▲23日烏克蘭人民在利沃夫(Lviv)的大規模抗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法案爭議為何?
憤怒的民眾於周二(21日)聚集在首都基輔(Kyiv)進行抗議,各地城市也有群眾響應抗議。烏克蘭國會近日通過一項法案,國內兩大關鍵反貪腐組織將轉由檢察總長監督,而檢察總長是由總統任命的職位。
這兩大反貪污組織分別是烏克蘭國家反貪腐局(National Anti-Corruption Bureau of Ukraine, NABU)以及專門反貪腐檢察院(Specialised Anti-Corruption Prosecutor's Office, SAPO)。全國反對聲浪不斷,該法案讓檢察總長有權介入甚至中止貪汙調查,人民擔心反貪腐組織的獨立性不再。
此外,批評也指出此法案將烏克蘭逐漸遠離加入歐盟的願景。長期以來,烏克蘭被視為國內貪腐問題最嚴重的歐洲國家之一,許多政治高層都曾爆出貪腐醜聞,其中甚至包含前副總理切爾內紹夫(Oleksiy Chernyshov)。歐盟就曾明言,如果烏克蘭想成為會員國,他們必須實施強硬的反貪腐制度。前拜登政府也曾在2023年敦促烏克蘭採取更多根絕國內貪腐勢力的措施。
烏克蘭官方怎麼說?
這項法案在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簽署下於周二(22日)快速通過。烏克蘭官方表示,這兩大反貪腐機構仍然會「持續運作」,但將監督人改為「由總統任命」的檢察總長是消除「俄羅斯滲透」勢力的必要手段。烏克蘭政府於周一 (21日)突襲搜查一處機構,逮捕了兩名「疑似為俄羅斯特殊機構工作」的員工。
澤倫斯基於周三(23日)回覆批評,他表示將會提交另一項新法案,並強調新法案將會「強化執法體系」,且將保有其原先的獨立性。然而,民眾對澤倫斯基的說法並不買單。當晚仍聚集了大批民眾上街抗議,許多民眾揮舞著旗幟、高聲呼喊口號,有抗議民眾說道:「許多人正在保衛國家,有人甚至因此身亡。而我們的政府卻通過了一項法案,一項辜負了所有人犧牲的法案。」

▲23日人民在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抗議時高唱國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回顧NABU、SAPO組織歷程
回顧2014年,烏克蘭國內當時爆發反貪腐的廣場革命(Revolution of Dignity),而烏克蘭國家反貪腐局(NABU)以及專門反貪腐檢察院(SAPO)都是在革命結束後設立。NABU負責調查貪腐指控,收集到證據後將案件移交給SAPO進行起訴。而這兩大機構主要針對處理政府高層的貪腐案件。
法案通過的嚴重性?
烏克蘭領銜的智庫「立法倡議機構」(Agency for Legislative Initiatives, ALI)直言,新法案的通過讓烏克蘭為了加入歐盟的努力功虧一簣,法案讓檢察總長擁有「近乎無限的權力」,他們可以在政府的操弄下介入貪腐調查。此外,新法案的通過也動搖了盟友對烏克蘭的信任。歐盟東擴政策負責人柯斯(Marta Kos)直言:「破壞NABU執法的獨立性是嚴重的退步。像NABU和SAPO這樣的獨立機構是加入歐盟的關鍵因素。法治仍是進入歐盟的談判核心。」
ALI說明,過往SAPO的檢察官須通國嚴格的挑選,以確保他們有足夠的專業知識。雖然這項新法案是為了暫時的特殊狀況設立,但檢察官仍能夠在解嚴後的三年續任。
違背澤倫斯基的競選宣言
回顧2019年總統大選,「打擊猖獗的政府腐敗」正是則倫斯基的競選宣言。在戰爭期間,澤倫斯基大量開除了被指控貪汙的高官,而他也設立了許多反貪腐的應對措施。西方各國對澤倫斯基政府打擊國內貪腐的行為也表示高度讚賞。但同樣的,這些國家也反對新法案的通過,眾多批評直指澤倫斯基當初的競選承諾到頭來卻淪為空泛的口號。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