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中歐領袖於今(24日)在北京舉行一場緊張氣氛濃厚的高峰會,雖然是為了紀念雙方建交50週年,但會談過程中雙方頻頻交鋒,焦點聚焦於貿易爭端與俄烏戰爭。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會中直言,中歐關係正處於「轉捩點」,她強調:「重整我們的雙邊關係已不再是選項,而是必要之舉。」

▲面對歐方的批評,習近平回應表示,當前歐洲所面臨的挑戰不來自於中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要求中方拿出解決方案
據路透24日報導,這場峰會原訂為期兩天,但在北京要求下臨時縮短為一天,顯示雙方關係並不樂觀。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聯袂赴中,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談,並針對中國龐大的對歐貿易順差、對俄羅斯的支持、以及出口稀土礦產的限制等議題,要求中方拿出「真正的解決方案」。
根據歐盟資料,2023年歐盟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3058億歐元(約10兆台幣),創下歷史新高。范德賴恩也在會中表示:「隨著我們合作愈來愈深入,雙方的不平衡也日益擴大。我們已來到一個轉折點。」
歐方擔憂,中國透過國家補貼,讓低價商品湧入歐洲市場,壓垮當地製造業。同時,北京推動自給自足政策,導致對歐洲商品需求減少。引述《金融時報》24日報導指出,中國貿易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歐出口成長7%,達2,670億美元(約7.8兆元台幣),但從歐盟進口卻下降6%,僅剩1,250億美元(約3.7兆元台幣)。
習近平:歐洲面臨挑戰非來自中國
面對歐方的批評,習近平回應則表示,當前歐洲面臨的挑戰「不來自中國」,他認為中歐應該「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呼籲雙方「堅持開放合作,妥善處理分歧與摩擦」。
他也強調,中歐作為「國際社會中的大國」,有責任維持關係的「正確方向」,並警告說:「搞脫鉤斷鏈,只會導致自我孤立。」習近平呼籲歐盟「保持市場開放」,在使用經貿手段時要「保持克制」,暗批歐盟近期對中國電動車、鋼鐵等產品啟動的超過25項貿易防禦調查。
在中方看來,歐盟對中國愈趨強硬,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使中歐關係失去進一步深化的動能。儘管如此,雙方仍希望能在氣候議題上達成一項小規模的聯合聲明,被視為少數仍有合作希望的領域。會後,范德賴恩也在社群平台 X 上釋出稍具和解意味的談話,稱這場峰會是一個「推進與重新平衡雙邊關係的機會」。
敦促中國發揮對俄影響力
除了貿易問題外,烏克蘭戰爭也是歐方施壓的重點。柯斯塔在會中敦促北京應運用對莫斯科的影響力,「結束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儘管中方未公開譴責俄羅斯入侵,並否認向俄出口具軍民兩用的產品,但歐方對中俄經貿往來依然高度關切。范德賴恩強調:「為了讓雙邊關係永續發展,必須建立在互利的基礎上;中國與歐洲必須正視彼此的關切,並提出真正的解方。」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