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一趟只載5人」…國光客運月燒2億撐不住 下半年擬瘦身停駛14路線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光客運上半年不太好過,先是2月爆出未準時發薪,上週又遭員工爆料延薪,讓同仁十分擔憂公司的營運狀況。(示意圖/資料照)

▲國光客運上半年不太好過,先是2月爆出未準時發薪,上週又遭員工爆料延薪,讓同仁十分擔憂公司的營運狀況。(示意圖/資料照)

國光客運再陷經營困境,近期已向主管機關公路局提出停駛14條長期虧損路線的規劃,盼藉此「瘦身」減輕財務壓力。國光客運總經理任季男證實,公司自疫情以來累計貸款達30億元,至今尚欠銀行團約20多億元,加上旅客乘車習慣改變、載客率未回復,長途路線營收遲遲未見起色,壓力持續攀升。

單月支出高達2億元 最虧路線每趟不到10人

任季男今向媒體表示,目前公司每月油料支出約5千萬元,加上人事、租金、行政成本及利息支出,每月總開銷高達2億元,雖營收接近打平,但仍受限於過去貸款與補貼撥付延宕造成的資金缺口,經盤點後發現最嚴重虧損來自14條國道路線及一般公路客運路線,每年虧損近2億元。

國光客運每月總開銷高達2億元,經盤點後發現最嚴重虧損來自14條國道路線及一般公路客運路線,每年虧損近2億元。(示意圖/資料照)

▲國光客運每月總開銷高達2億元,經盤點後發現最嚴重虧損來自14條國道路線及一般公路客運路線,每年虧損近2億元。(示意圖/資料照)

任季男表示,部分班次平均每趟僅5至10名乘客,尤其南部路線更為嚴重。目前已與公路局協商兩次,雙方正研擬將這些路線停駛,並由其他重疊業者代駛,以降低對民眾影響。其中2條僅國光營運的屏東在地路線,也已協調在地客運業者接手,最快8、9月就有機會實施停駛。

多管齊下瘦身財務 票價調漲同步進行

國光客運除調整路線、減少班次,也規劃出售資產、爭取信保基金協助及適度票價調整。任季男坦言,公司去年就已展開「瘦身」行動,但光靠減班難以扭轉虧損,若能停駛這14條高虧損路線,將有助資金流趨於平衡。

日前國光客運公告,國光客運與首都客運聯營的「1880基隆-宜蘭」路線8月1日起調整票價,最多漲15元。(圖/國光客運官網)

▲日前國光客運公告,國光客運與首都客運聯營的「1880基隆-宜蘭」路線8月1日起調整票價,最多漲15元。(圖/國光客運官網)

事實上,國光客運日前也已經公告,與首都客運聯營的「1880基隆-宜蘭」路線8月1日起調整票價,此次調整涵蓋汐止車站、基隆轉運站、頭城交流道與礁溪轉運站間共8種組合,調漲票價依全票、半票與路段區分,調漲價格約2至15元不等,其中基隆至頭城及基隆至礁溪調漲後的全票均破百元。

補貼撥款半年未入帳 總經理籲地方提速

此外,任季男也提及政府補貼撥款機制不夠即時,是壓力來源之一。以地方政府公車補貼為例,原本一年僅撥付兩次,第一期款項從去年11月至今年4月結算,但國光迄今尚未收到,總金額高達6千多萬元。他呼籲地方政府參考中央做法,改為每2個月預撥一次,以避免業者必須自籌或向銀行借款度過資金空窗期。

薪資可如期發放 仍仰賴補貼及協調進展

至於日前外界關注的薪資延發問題,任季男強調「下個月可如期發放」,但前提仍仰賴政府補貼是否能準時入帳。國光客運目前正與公路局及地方政府積極協商,希望在顧及民眾權益的前提下,盡快完成營運調整。

公路局:啟動監管機制 不影響基本運輸

對此,公路局回應表示,對於國光客運公司財務狀況,公路局已積極密切了解掌握,由臺北區監理所以設立各項預控檢核點方式,隨時了解國光客運公司薪資發放及車輛正常行駛進度,該公司相關補助款均依程序以最快速度發放,同時訂定疫後融資信用貸款作業要點提供客運業者財務改善,並對國光客運公司所提路線及場站開源節流措施進行檢討協助,共同維持國光客運公司路線正常經營維持民行不中斷。

公路局將優先針對高雄墾丁6條路線,強制進行階段性部分路線整併。(示意圖/資料照)

▲公路局將優先針對高雄墾丁6條路線,強制進行階段性部分路線整併。(示意圖/資料照)

高雄墾丁6路線優先整併 8條中長途待協調

另外有關國光客運公司擬停駛14條盈虧路線,公路局將優先針對高雄墾丁6條路線強制進行階段性部分路線整併,其餘8條中長途南部路線,公路局將進一步與國光客運公司討論路線及處理方式,並以維持相關路線不影響原有運輸服務為前提。

工會強調營運穩定 尊重決策配合調整

面對近期風波不斷,是否擔心公司營運或是影響員工心情與壓力,國光客運企業工會理事長楊榮德表示,公司營運一切正常,尊重總經理、公司決策。

#國光客運

【#大罷免看三立 #直播中LIVE】726大罷免!全台選區投票所最新直擊
大數據推薦
【#大罷免看三立 #直播中LIVE】726大罷免投開票 三立新聞網全紀錄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