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時速24萬公里衝向太陽!第三顆巨物闖入 哈佛教授驚:比太陽還老?

圖、文/CTWANT

2025年7月2日在智利里奧烏爾塔多遠距離拍攝的3I/ATLAS,當時標號為A11pl3Z。(圖/CTWANT提供)

▲2025年7月2日在智利里奧烏爾塔多遠距離拍攝的3I/ATLAS,當時標號為A11pl3Z。(圖/CTWANT提供)

天文學家於2025年7月1日發現一顆正高速飛向太陽的一顆神秘天體「3I/ATLAS」,來源明確來自太陽系之外,是人類第三次觀測到來自星際的物體。不只如此,它的速度與體積都令人驚訝,推估每小時移動速度高達245,000公里,直徑可能達到20公里,甚至年齡被認為比太陽還古老。

根據《ScienceAlert》的報導,這個異常的星際來客已引發學界各種假設,其中最具爭議的是哈佛(Harvard)天體物理學教授洛布(Avi Loeb)與其研究團隊在arXiv預印本網站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這篇標題為《星際物體3I/ATLAS是外星科技嗎?》(Is the Interstellar Object 3I/ATLAS Alien Technology?)的論文,雖尚未經過同儕審查,但已掀起熱烈討論。

洛布曾在2017年提出,第一個被觀測到的星際物體1I/ʻOumuamua可能為外星飛船,因此本次主張延續他一貫對外星可能性的思考。

洛布在研究中提到,3I/ATLAS軌道靠近金星、火星與木星,這類接近內太陽系主要行星的行為,不像一般自然彗星的軌道模式。他認為,若外星文明曾存在,派遣無人探測器進入其他星系收集資料是合理的推論,就如同人類在1970年代發射的旅行者1號、2號及先鋒10號、11號已離開太陽系一樣。

針對如何辨識外星探測器與自然天體的差異,研究中指出,需觀察幾項可能線索。首先是是否釋放彗尾氣體,若有可能是自然彗星。若無,則可能性複雜化。再者,一旦觀測到穩定、非自然的無線電訊號,則可能代表該天體為通訊中的探測器。此外,陽光照射造成的靜電現象與是否具有推進與自我導航能力,也都是判斷的關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某個天體軌道顯示朝地球靠近並停留,就會成為研究焦點。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水資源、磁場與大氣層的星球,對任何「有目的」的探測行為來說都是極具吸引力的目標。

目前科學界對3I/ATLAS的判斷仍傾向自然來源,不過其巨大體積、極高速率與古老背景,使其成為理想的觀察標的。這樣的天體也提供天文學家一次檢驗與優化觀測方法的實例,並激起人們再次思考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文明。

延伸閱讀

CTWANT
#天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