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房市買氣差,建商推案量縮手,但各縣市價格漲跌各異,整體則仍上漲4%。(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房市價量脫鉤,全台Q2新建案推案量下滑,專家指出,即使建商開價及成交價明顯趨緩,整體房價仍走揚,惟各縣市漲跌各異,建商堅持價格下,短期內難見明顯下滑。
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與新竹,今年H1新推案共722案、5.1萬戶、總銷1.02兆元,年減約20%;Q2部分,新進場建案共395案、總戶數2.6萬戶,季增21%、12%;價格部分,全國年季雙增4%,各縣市表現各異,北北桃年增5~6%,新竹及台中、台南、高雄年減1~5%。

▲591新建案指出,全台預售屋年季雙增4%,各縣市則漲跌互見。(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建商撐價、消費者難撿便宜
591新建案指出,即使有部分案場讓利,但由於過去幾年市場火熱,建商財務普遍穩健,大多降價意願極低,市場氛圍如情侶鬥氣,買賣雙方互不退讓,遲遲難以促成成交。
觀察全台推案狀況,北台灣仍為主戰場,前十大個案中8件集中雙北,最大案為北士科的「華固創滙園區」,總銷達360億元,在輝達(Nvidia)科技題材帶動下,成為矚目焦點。另如南港的「國際SKY PARK」實登破150萬,帶動北市大安、中正等區行情持續墊高,新北亦有新莊、三重、新店等指標案撐盤。
桃竹冷清、建案稀少
591新建案表示,桃竹地區表現失色,其中新竹推案量僅不到1500戶、總銷295億,年減逾5成,創2020年來新低。竹北等核心區幾近停擺,新案零星分布於外圍地區,帶看人數也驟減至平均每周9組,顯示熱度與供需雙雙降溫,當地陷入低迷。
中南部受限貸令與投資客退場影響,市場進入修正階段。高雄原受台積電議題帶動的楠梓、仁武、橋頭等地,價量明顯降溫,由過往排隊搶購轉為觀望氣氛濃厚。整體而言,中南部建商普遍採延後推案策略,市場進入真空期,成交量與價格同步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