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大學法20年未修!49校學生會串連「拚改革」 范雲:攸關未來20年

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大學法修法暨2025年學生會與教育部次長有約」座談會於今日上午舉行。(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大學法修法暨2025年學生會與教育部次長有約」座談會於今日上午舉行。(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自從2005年全文修正以來,大學法已有20年未大修。學生團體「大學法改革陣線2.0」重啟爐灶,49校學生會、百餘名學生會參與者於今(27)日上午參與「大學法修法暨2025年學生會與教育部次長有約」座談會。民進黨立委范雲強調,本次修法攸關未來20年高教發展,核心目標在於建立校園民主、強化師生權益,並因應數位時代需求,打造更具彈性的高教體制。

大學法改革陣線2.0召集人、中正大學數學系學生蔡璟鴻表示,學生代表修法主張有三個面向,分別是賦權學生、終結專制和推動校園民主。包括在校長遴選中納入學生代表,讓學生意見被真正落實,跳脫利益結構,公平公正投票;現行規定「學生代表不得少於十分之一」限制過嚴,且主管人數常遠超學生代表,導致學生權益受限,建議將比例提升至三分之一,並設立「代理機制」,避免因期中期末撞期而無法出席,造成學生聲音消失。

此外,蔡璟鴻呼籲大學法增訂「學生專章」,將「輔導」改為「協助」,避免校方以指導之名行控制之實。同時應制度化行政協助、保障活動空間與經費自主,確保學生會能獨立運作。他強調,這是20年來世代不斷重複的訴求,希望今年能成為最後一次倡議並真正推動修法成功。

民進黨立委范雲提出三大改革方向。(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民進黨立委范雲提出三大改革方向。(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立委范雲則提出三大改革方向,包括「開放彈性新高教」,賦予大學更大治理彈性,避免教育部過度管制,並正視高教資源不足問題,以及「強化師生權益」,學生席次保障不足,台灣遠低於歐洲「四分之一」的標準,教師權益同樣脆弱,應禁止兼任主管的教師代表進入校務會議,以確保監督機制。最後一點是「完善治理與監督」,校長選任、續任與解任應有明確規範,避免校長違法卻無法解職,同時設計透明、公正的監督機制,兼顧大學自治與政府責任。

對於學生提出制定「學生會專章」的訴求,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表示支持,並強調學校應轉型為「協助」而非「輔導」的角色。同時,他也指出,校園空間的開放與使用方式應有調整彈性。至於大學整併的推動,通常會先經過校務會議討論,有些學校甚至會設立專責委員會來推動相關事宜。

🔴0827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