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體味重、皮膚溫暖的人容易吸引蚊子。營養師黃品瑄建議,少喝酒、少吃辛辣及含硫食物等,採清淡飲食可降低體味,減少被蚊子叮咬的機率。(示意圖/PIXABAY)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主要與體味較重有關。營養師黃品瑄提到,醫學研究發現,體味越明顯、皮膚越溫暖,就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建議減少攝取「酒精、辛辣食物、高升糖指數食物、高蛋白或重口味飲食、含硫辛香料」,飲食清淡幫助降低體味產生。
黃品瑄在臉書粉專表示,醫學研究發現,蚊子尋找叮咬目標主要靠4大關鍵,分別是「體表溫度高、皮膚氣味(乳酸、脂肪酸等成分)、呼出的二氧化碳、汗水與代謝產物」,簡言之,體味越明顯、皮膚越溫暖的人,就像成了蚊子的導航標靶。
黃品瑄分享「5種食物」可能間接增加被蚊子叮咬的機率,首先是「酒精」,促進末梢血管擴張與體表產熱,其代謝產物(如乙醛)會經由汗液排出,增加氣味來源;再來是「辛辣食物」如辣椒,辣椒素造成局部皮膚溫度上升與出汗,使蚊子更容易以「熱感」偵測。
還有「高升糖指數食物」,例如甜點、精緻澱粉等,攝取後會促進短期產熱與出汗,使人變得熱又濕;以及「高蛋白或重口味飲食」,大量攝取紅肉、燒烤,蛋白質與脂肪代謝產物經由汗液排出,讓身體散發更多氣味,雖非主要因素,但可能成為輔助訊號;最後是「含硫辛香料」,包括大蒜、洋蔥,含硫食物代謝後產生的硫化物會經由汗液與呼吸排出,使體味更明顯。
黃品瑄提醒,雖然未直接研究證明上述食物會吸引蚊子,但根據皮膚氣味與熱感應機制,飲食確實可作為「降低吸引力」的輔助策略。建議多喝水、少吃高糖、高辣、酒精類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有助於減少體味產生,另外,可使用防蚊液、蚊帳、長袖衣物等物理防護,預防蚊子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