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常胃痛、蕁麻疹卻找不到原因?「8大食物」可能是過敏元凶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根據研究,國人食物過敏發生率約為6~10%,不少人都有蕁麻疹或腸胃不適卻找不到原因的經驗。(示意圖/資料照)
根據研究,國人食物過敏發生率約為6~10%,不少人都有蕁麻疹或腸胃不適卻找不到原因的經驗。(示意圖/資料照)

台灣美食琳瑯滿目,從街頭小吃到高級料理應有盡有,但對部分人來說,看似普通、隨手可得的食材卻可能引發過敏反應。根據研究,國人食物過敏發生率約為6~10%,不少人都有蕁麻疹或腸胃不適卻找不到原因的經驗,網路社群趨勢與輿情觀測平台就整理出8大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易致敏食物」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結果發現「麩質」是網友討論度最高的過敏原之一。「麩質」存在於小麥、黑麥、大麥等穀物中,部分人吃了含有麩質的食物後,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皮膚過敏或疲倦等情況,若是「小麥過敏」體質的人,症狀則可能包括蕁麻疹、呼吸道不適等。有家長在網路分享,孩子長期出現過敏反應,經醫師建議改為「無麩質飲食」,結果卻因此苦惱早餐該如何準備。對此,營養師建議可選擇「米漢堡、蘿蔔糕、豆漿、馬鈴薯或水果沙拉等」,再搭配優酪乳或豆製品來補充蛋白質、維持免疫力,平時也應多留意食物標示,避免隱性小麥來源,有助於降低過敏或不適風險。

食物過敏有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示意圖/資料照)
食物過敏有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示意圖/資料照)

除了麩質外,「蛋類」也是經常被提及的易致敏食物,其中又以蛋白最容易引起過敏。便有網友分享,自己多年來受到蕁麻疹困擾,原先一直靠吃藥壓制,直到某年「受不了去檢測」,才發現對蛋過敏,「戒蛋後,就漸漸變好了」。不過,也有蛋過敏者無奈表示,日常生活中含蛋的食品太多,能吃的選擇也因此受限,且需要另外尋找其他蛋白質來源,直呼要對自己常吃、愛吃的食物「斷捨離」真的很不容易!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整理出8大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圖片描述。(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整理出8大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圖片描述。(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而「堅果類」食物如核桃、腰果、杏仁等,也是不少人過敏的主因。雖然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與蛋白質,營養價值高,但對過敏體質者而言,卻可能引起皮膚紅疹、呼吸道不適或腸胃反應,嚴重時甚至需立即就醫。另外,「乳製品」也是台灣人常見的過敏源之一,有網友分享,自己「喝奶茶會頭痛」,檢查過後才發現對乳製品過敏,後來改喝燕麥奶或豆奶後就改善許多。

除了上述食物清單,包含「魚類」、「咖啡因飲品」、「肉類」與「芒果」也都是網友熱議的易致敏食物,建議民眾若經常出現過敏反應,不妨從日常飲食中找出可能的線索,透過飲食紀錄來追查過敏源頭。若還是難以判斷,也可以直接尋求專業醫師進行過敏原檢測,了解並避開過敏原,才能讓身體遠離反覆發作的不適。

#食物

GCS 2025 夏季例行賽W1D2-2025/08/31《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 驚爆新聞線 20250831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