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48歲女星何妤玟的外貌、身材,相當姣好。(圖/取自何妤玟IG)48歲女星何妤玟出道多年,外貌、身材依舊姣好。她日前分享保養方式時表示,她不習慣吹冷氣,家中空調也達攝氏27、28度,隨時處於「微流汗」狀態。對此,心臟科醫師表示,流汗可促進新陳代謝,但炎夏季節,不建議民眾長期處於高溫狀態,因為會傷害心臟、大腦等功能。
何妤玟日前在小紅書上分享其凍齡的秘訣。她表示,她沒有吹冷氣的習慣,因為冷氣會降低代謝速率;她在家中的空調會設在27、28度,許多友人覺得這樣過熱,「但我覺得,冷氣主要是為了循環通風。」她習慣處在「微流汗」的狀態,以利新陳代謝。
中華民國心臟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宇平診所院長劉中平,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人的體溫調節主要靠心臟和血管,當高溫時,血管會擴張來散熱,當溫度過低時,血管會收縮來減少熱量散失,「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來源,它們是體溫恆定的重要關鍵。」
健康成年人勿處於高溫狀態 以免傷大腦、心臟
劉中平表示,對於年輕人而言,適時地讓周遭溫度處於「動態」,例如泡溫泉、冷泉,有助於訓練心血管;但對氣溫不敏感的幼童、氣喘患者、高齡者、心臟病患,則要避免讓其處於氣溫變動環境中,以免造成心臟過度負擔。
他並表示,較高的氣溫確實有助於提升新陳代謝,但即使健康成年人也不要讓自己整天處於高溫狀態下,以免造成心臟負擔,也會造成腦部受損。
劉中平提醒,人體白天最好處於26~28度,晚上的周遭溫度則應再低一些,對健康較為有利。「民眾應提醒家中長者不要為了節省電費,而不開冷氣,以防熱衰竭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