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法國政局一團亂!總理勒克努上任不到一個月掰了 轟馬克宏下台聲浪高漲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法國政壇再現震盪局面,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法國總理勒克努(Sébastien Lecornu)於當地時間6日宣布辭職。然而幾小時前他才剛公布新內閣名單,但政壇不分敵友都揚言要推翻他的政府,也讓他成為第五共和以來最短命總理,任期僅27天。這場突如其來的辭職風暴,不僅讓總統馬克宏政府再度陷入危機,也凸顯他在政治與民意之間的雙重困境。

法國總理勒克努上任不到一個月即閃電請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法國總理勒克努上任不到一個月即閃電請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最短命總理 27天即閃辭

勒克努辭職的幾小時前才公布新內閣名單,卻因人事安排引發兩派猛烈反彈,最終只能選擇「投降」。他坦言,「在這樣的條件下,根本無法當總理。」

CNN 6日報導指出,勒克努的內閣延續馬克宏派系色彩,15名部長中有10人來自馬克宏的政黨,沒有任何左派或極右勢力代表,這讓外界認為他背離了想要「打破舊政治路線」的承諾。

極右派「國民聯盟」(RN)主席巴德拉(Jordan Bardella)更直言:「我們早就說得很清楚,『不改革就沒有信任』。」他指責馬克宏才是政府崩解的罪魁禍首。左派也毫不留情,社會黨發言人迪拉波特(Arthur Delaporte)抨擊:「這個短命政府只證明一件事,就是馬克宏主義再次讓國家陷入混亂。」

勒克努辭職後表示,將在兩天內與各政黨進行最後協商,希望能「穩定局勢」。但外界普遍認為,這不過是延遲政治崩盤的最後掙扎。

▲ 坎城市長李斯納德呼籲馬克宏辭職,並表示他應為現在這個局面負責。

內閣人事風波成導火線 

路透社6日報導指出,勒克努之所以難以立足,源於2024年國會改選後沒有任何政黨掌握絕對多數,馬克宏從此陷入「少數內閣」的治理泥沼,必須仰賴臨時聯盟與對手妥協來通過法案。

為了修補裂痕,勒克努試圖組成更具多元代表性的內閣,並承諾不再動用備受爭議的《法國憲法》第49.3條,即可跳過國會投票強行通過法案的條款。然而,他的「讓步」並未獲得任何派系青睞。勒克努在宣布辭職時無奈表示,「我們離成功其實不遠,但太多的自我與紅線阻礙了進展。」

法國金融市場再度重挫

這場政治風暴也造成法國國內經濟衝擊,巴黎股市在勒克努辭職消息傳出後開盤下跌1.7%,市場擔憂下週預定提交的國家預算恐將延宕。若無法及時通過,法國可能步上美國式「政府關門」的危機。

由於國債水準約為歐洲目標的兩倍,法國經濟已經不堪負荷,9月時被信評機構惠譽(Fitch)下調評級,如今政治不確定性再度加劇市場疑慮。

法國總統馬克宏面臨極大政治危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法國總統馬克宏面臨極大政治危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解散國會或是辭職?

自2024年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的「豪賭」失敗後,馬克宏一直在三股勢力夾縫中求生,也導致法案寸步難行。

報導提到,面對勒克努辭職,馬克宏目前僅剩三條路可走,包括再次舉行國會選舉、任命左派總理、或乾脆辭職。然而,若解散國會,極右「國民聯盟」恐乘勢壯大;若交由左派組閣,則勢必要恢復富人稅、推翻退休改革,幾乎不可能獲得其他派系支持。

雖然外界越來越多聲音要求馬克宏辭職,但他仍多次強調會「完成任期」。對此,坎城市長李斯納德(David Lisnard)則在社群媒體上呼籲:「基於法國的國家利益,要求馬克宏應主動設定辭職日期,以維護體制穩定,打破政治僵局。」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藍營黨魁六搶一!國民黨台中辦政見會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