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經濟學人揭「台灣病」!蔡正元秀3點反擊:無知愚蠢才該去看病

政治中心/劉宇鈞報導

蔡正元說明,大麥克指數只是反應台灣和美國兩地麥當勞員工的平均薪資的比例。(圖/資料照)
蔡正元說明,大麥克指數只是反應台灣和美國兩地麥當勞員工的平均薪資的比例。(圖/資料照)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期最新的封面故事聚焦台灣,不僅質疑央行對新台幣的匯率政策,更點出新台幣長期偏低所埋下的結構性風險,還稱這套模式為「台灣病」,又稱「福爾摩沙流感」。前立委蔡正元秀出3點反擊,認為這種說法無知愚蠢。

蔡正元今(18)日發文表示,《經濟學人》寫經濟問題常找一些不具經濟學專業訓練的人,寫一些自以爲是的文章,最近一篇談「台灣病」的文章,就暴露出非常膚淺的「經濟學人病」。

蔡正元說,首先,《經濟學人》居然拿出「大麥克指數」,用大麥克漢堡的新台幣價格除以在美國的美元價格,就自認為這個除數就是「合理的匯率」,來指責新台幣低估應該升值,根本就是外行人的經濟學,既無知又愚蠢!為什麼不計算「iPhone指數」或者「F16戰鬥機指數」?

蔡正元認為,大麥克指數只是反應台灣和美國兩地麥當勞員工的平均薪資的比例,《經濟學人》應該問的是,麥當勞為什麼給台灣員工薪資那麼低,又給美國員工薪資那麼高。

蔡正元也說,再者,《經濟學人》稱台灣的央行外匯儲備太多,是為了維持新台幣低匯率保障出口廠商,這根本就是胡言亂語瞎扯爆了,看看熱錢與外匯儲備的比例最清楚,熱錢就是證券市場的外資金額,台灣的熱錢/外匯儲備比例是110%,韓國的熱錢/外匯儲備比例是70%,新加坡的熱錢/外匯儲備比例是25%。

這是什麼意思?蔡正元說明,台灣證券市場的外資有110美元,台灣的央行外匯儲備只有100美元,如果外資突然要撤資,台灣的央行就會面臨擠兌而倒閉,新台幣會直接躺平,但同樣情形下韓幣和新加坡幣就不會,這樣台灣的央行外匯儲備是太多或太少?如果新台幣再如《經濟學人》所願升值,外資熱錢就更大賺特賺賺翻了,台灣的央行外匯儲備就成待宰羔羊。

最後,蔡正元指出,《經濟學人》說外匯儲備太多,造成資金氾濫抬高房價這更是鬼扯!台灣的房價所得比20倍,在全世界排在第15名的確很高,但最好跟第7名香港、第8名中國大陸、第9名泰國、第13名越南、第14名南韓也比一比,當然這些比較都是都會區的房價。

蔡正元續指,從2014年至2024年這段期間,台灣的人均GDP增加了50%以上,但台北市建築物的樓地板面積卻增加不到30%,扣掉商用樓地板面積,住宅樓地板面積增加幅度更小,這才是房價所得比高低變化的真正原因,住宅建築又不是進出口商品,扯什麼匯率或外匯儲備?

蔡正元強調,《經濟學人》這篇文章的作者該去研究,為什麼尼泊爾的房價所得比高於香港的原因,「不要為了騙稿費寫這種不入流的文章,這種『經濟學人病』該去看病了」。

#蔡正元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 #直播中LIVE】卓榮泰赴立院報告花蓮堰塞湖溢流災後重建預算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