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體系如何建構?莊英章:強化地域連結與校園推動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校園記者黃絜/採訪報導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於5月5日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莊英章,以「客家知識體系建構:從北台竹塹地區四溪流域計畫」為題,統整客家文化的脈絡,並探討南部客家文化的研究方向以及未來的願景展望。

莊英章在開頭先講解關於客家的歷史變遷。早期客家人由中國沿海資源較少的地區,也就是漢族文化的邊陲區轉移至台灣,再由北台灣桃竹苗一帶漸漸擴散至南部、東部,其中客家人數最多的區域為桃園,客家人佔人口比例最高者為新竹,和平埔族或原住民融合後產生移民文化下新的生活方式。也因為時常搬遷的緣故,才有「客」(客人)」家的名稱出現,在生存環境和歷史發展艱困下,形成客家人「團結」、「勤奮」的族群特性。

但不同研究者對於客家族群如何形塑意見分歧,像是客家人歷史學家羅香林以「民系」為概念,認為客家人原為中原漢族主體的一支,在南遷過程中與越族支系融合,不是南方土著民族;中國歷史學家陳春聲則提出,客家文化並非很早就存在,汕頭開港發展為城市,西方文化傳入後族群分類意識蓬勃,方形成韓江流域的客家觀念。

▲客家文化示意圖,圖為美濃客家博物館。(圖/攝影者POHAN CHEN, Flickr CC License)

而為何會以「四溪」作為研究客家族群的分界?莊英章表示,「四溪」包含以客家與賽夏、泰雅族互動的中港溪,與平埔族道卡斯族接觸的鳳山溪,與閩南語族交錯的頭前溪,及後龍溪,用族譜、地方志等材料凸顯族群關係和互動的變遷過程。以溪的流域劃分歷史、族群,可加強地域的聯繫,「四溪計畫」涵蓋語言、經濟與產業研究、家族與知識精英、族群關係與地方認同、民間信仰、聚落與建築等六個研究群。莊英章也提及,南部地區若想更好的建構客家文化系統,亦可由溪流分界下手研究,像是高屏溪、荖濃溪、楠梓仙溪,並以六龜、旗山、甲仙、六堆等地為田野調查重鎮。

演講中莊英章也和與會學者談論客家特有民俗、諺語,例如「嘗會」是一種普遍存在於客家族群的祭祀組織,「齋堂」有別於父系社會的觀念,允許女性不出嫁留在家念佛吃齋,在中國則稱為「姑婆屋」。而閩南語中「揀啊揀,撿到賣龍眼(意指標準太高導致機會溜失,最後只好選擇剩下的,剩下的卻不見得比之前的好)」,在客家語轉變為「三擇四擇,擇隻爛瓠杓」,足見方言之中有許多相通的用法。

演講結束後社科院長張其祿表示:「相對於北部,南部客家文化傾向融入閩南族群,校方可透過跨領域的橫向學程,加強對客家人才的培育,集結中山大學和南部地區對於客家議題有興趣的學校,提升客家關注。」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