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震/新南向政策 是蔡英文「國王的新衣」?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陳一新(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筆震

新南向政策是不是蔡英文總統「國王的新衣」,朝野與各界都有不同的解獨,但最近幾個月,美國、中國、日本對新南向政策都持保留態度,甚至質疑其成效,顯示蔡英文「國王的新衣」已被大家「看破手腳」。

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上任後,強調在經濟發展上一定要重視東南亞市場,特別在總統府成立「新南向辦公室」。過去,李登輝與陳水扁主政時期,都有南向政策,但設立專屬辦公室尚屬首次。後來,連印度與澳大利亞、紐西蘭也都納入「新南向政策」的規畫之中,蔡政府甚至要求相關政府單位都要配合新南向政策。

針對外界認為新南向辦公室沒有運作,甚至諷刺是黑機關、是牽制西進的假議題等批評,蔡英文曾在2016年9月22日上午出席「2016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親自說明未來新南向政策的規劃,強調新政府要強化與東南亞區域、印度與澳、紐連結的決心。

對蔡英文來說,新南向政策是台灣未來的挑戰,包括鞏固自由、民主;強化經濟的競爭力、創新性,同時兼具永續性及包容性;透過對話解決爭端,以達到永久的和平,似乎都可以在推動新南向政策的過程中同時完成。

▲蔡英文。(圖/中央社)

然而,自由與民主的鞏固,光靠她的大聲疾呼就能達成嗎?產品經銷到東南亞、印與澳、紐,卻因關稅較高而賣不出去,台灣的經濟又如何保有競爭力?若沒有和諧的兩岸關係,「透過對話解決爭端,以達到永久的和平」,恐怕只是「一廂情願」而已。

從一開始,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就只有一個空洞的目標。不像企業、貿易及投資利益是可以用數字來衡量,「廣泛連結」則是一個無法用數據來衡量的空泛概念。她表示,新南向政策的最終目標,「是互惠互利,共創雙贏,建立區域互信與共同體意識。我們會在既有基礎上,一步一腳印,長期經營及深耕與東南亞及南亞國家的互利互惠關係」。

顯然,這是蔡英文手下文膽的集體創作,新南向政策的最終目標訂得愈是不著驗邊際,就愈難以衡量,更無法檢測其成果。

從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全球發生了兩件大事,都非蔡英文政府始料所終不及。2016年11月,強烈主張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共和黨的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已讓原先押寶在民主黨的希拉蕊 · 柯林頓身上的蔡英文大失所望。而川普2017年1月20日入主白宮後的第一個行政命令,就是美國決定退出TPP,更讓蔡英文頓失所依,使台灣成為亞太唯一沒有參加區域經濟組織的國家。

今年4月間,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副總裁葛林指出,美國也許有朝一日會重新擁抱TPP,但台灣屆時可能已時不我予。他的言下之意是,蔡政府不如先參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 才符合台灣的國家利益。當然,他的善意建議有如石沉大海。

另外,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推動的「一帶一路」竟然在過去一年風生水起,商機昂然,引起全球注目,益發凸顯台灣在東亞經濟整合過程中邊緣化的窘況。

面對各方質疑與嘲諷,蔡英文2017年5月5日上午接受東南亞及印度6國媒體聯訪,強調新南向政策與中國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完全不同。她表示,有人說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已限縮台灣在本區域的發展空間,有礙新南向政策的推動,並不正確,因為台灣擁有強大的民間企業及醫療、教育、人力資源開發、技術創新、農業、防災等各種軟實力,不是政治力與金錢擋得住的。

但是,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批評新南向政策違反經濟發展的法則,損及台灣企業的利益,純粹是政治目的的考量。

國際情勢的變化之快不僅讓蔡政府「業餘的國安團隊」措手不及,也證明蔡政府錯估形勢。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菲律賓固然早就在經貿上向中國靠攏,連台灣倚為新南向重鎮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趕在十九大前向習近平表態,支持「一中」反對台獨。無疑,這些國家絕不會為了台灣與北京翻臉。同樣地,印度、澳大利亞、印尼、紐西蘭也不會為台灣開罪中國。

台灣的各種軟實力的確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若沒有和東南亞國家、印度、澳大利亞、印尼、紐西蘭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投自資保障協定」、「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台灣究竟有多少產品可以跨出國門,值得懷疑。

日本《每日新聞》9月22日介紹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標題為「脫中國 掙扎的台灣,打開對外關係第三度的南向政策」,但在結論中卻指出,中國現在正透過自由貿易協定等方式加強與東協各國的經貿關係,對東南亞各國來說,恐怕不會為了強化與台灣關係而招致中國的反感。

當美、中、日三大強權都不看好新南向政策時,蔡英文的新南向還能走得下去嗎?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