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畫畫沒關係!「把資訊變圖表」的5種方式,輕鬆好上手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 / 高士閔/經理人月刊

一張圖表設計得夠「吸睛」,資訊也能讓人「一眼理解」,最後還附上足夠資料證明它的「可信」,應該夠資格稱上是一個「好」圖表。但《視覺資訊的力量》指出,資料來源如果是由矛盾資訊組成,即使設計再有說服力,也只是誤導讀者。

海量資訊別全用!符合兩點才納入圖表

做圖表時,第一關是根據溝通對象鎖定找資料的方向,但接下來的難題是,面對海量資訊,我們該如何判別哪些可用,以下提供兩個檢驗原則:

1.出處具可信度

政府機關,或學術出版機關的數據,一般皆具一定可信度,民調或智庫所做的調查要小心,是否隱含某種意識形態(例如政黨傾向)、不良表現(例如只公布過去 3 年業績成長部門,其餘不談)。

但不論哪一種資料,都要檢視它的出處背景,如來源、多少人接受調查。

2.限制資料來源,保持一致性

資料來源並非愈多愈好,因為每份資料的調查方法會不同(如問卷)、不同研究背景(如年代)。為了保持資料的一致性與連貫性,最好採用一組數據集就好,至多則不超過 3 組。

確認資料沒問題之後,再來是分辨資料類型、重新組織,以增加圖表可讀性。

五帽架法則:把資訊變圖表的 5 種方式

《資訊焦慮》作者理查.沃爾曼( Richard Wurman)提出「五帽架法則」,把組織資料分 5 種方式:種類、時間、地點、連續體和字母。

•    「種類」是用相似性或關聯性來組織資料,像電器類。如果看到資料,會下意識幫它分類,就適合用種類。

•    「時間」指的是依照先後次序,例如歷史,適用於想要呈現、對照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事件。

•    「地點」,例如飛機上的緊急出口座位圖,主要用於連結資料跟某處地理位置。

•    「連續體」指的是以重要性或主題設定來組織資料,例如面積由大至小。

•    「字母」意指根據字母順序,像是字典和百科全書,當資料不適用於其他 4 種組織方式時,可用字母順序。

繪圖時,利用不同的組織方法做圖表,讀者閱讀重點也會不同。

以下以台灣前 5 高建築為例,用「五帽架法則」其中的 4 項(種類、時間、地點、連續體)歸納資料;皆不適用時,再用「字母」分類。

▲(圖/經理人月刊提供)

▲(圖/經理人月刊提供)

延伸閱讀

•    如何做出一看就懂的圖表?學會 3 招,掌握職場最重要的「圖解力」
•    講得很清楚,對方卻聽得很模糊?簡報高手才會的 3 個溝通技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2019年4月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加入 @setn 好友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韓國瑜主持立法院院會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