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一廣場/既得利益者充當改革旗手 國民黨改革遙遙無期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張宇韶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響,台灣當下政治議題多聚焦於政府防疫政策的規劃與部署,使得本來就欠缺鎂光燈關注的國民黨主席選舉,頓時間更成了邊緣話題,不僅欠缺輿論討論的聲量,由於其本質仍不脫國民黨傳統的組織串連的套路,難以引起社會共鳴。

▲吳敦義請辭黨主席。(圖/記者邱榮吉攝影)

這場主席選舉本來就有先天的缺陷,可視為國民黨「後吳敦義時期」下的產物,功能只用於填補吳因為敗選鬥爭所遺留下來的政治殘局,接任的主席看似必須承接中興改革的重責,然而明眼人都知道新主席過渡時期「有權無責」的人物;責任上仍要處理黨務運作所需的資金與資源,但在僅有任期內卻無兵馬調度打選戰的大權,一上任除了得面對罷韓的挑戰,在立院主場戰又未必轉型成為實質的內造政黨,而且實力派的大老卻又心存「保留實力然後去之」的心態,在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侷限下,這個主席註定被貼上「正當性不足」的標籤。

國民黨新敗之際,中生代與青年世代多有改革與政黨重建的呼聲期盼。然而直到黨主席選前,這些改革的訴求若不是舊瓶裝新酒了無新意,再不然就是各懷鬼胎居心叵測。國民黨哪次敗選後不是高舉修正兩岸路線、重啟組織再造、推動世代交替等訴求,最後不是石沉大海或是重新回到既得利益者的掌心中,論述話語權、黨機器中常委、派系扈從體系總是一成不變,然後與社會進步價值、政經實際需求或世代的認同全然脫節,這樣的改革不僅走回原點,說穿了根本就是保守復辟。

▲左郝龍斌,右江啟臣,國民黨黨主席補選。(圖/記者林聖凱攝影)

此外,高舉改革的人往往以「普羅米修斯」的道德形象出現,憑藉捨我其誰的情緒勒索賺取廉價的政治資本,卻不想想自己就是國民黨昔日體系內既得利益者,在裙帶關係中厚實自己的關係網絡,然後在一場場權力鬥爭中累積自己的知名度。伴隨馬英九執政結束後早就應該下台鞠躬與主子共存亡,然而卻在韓國瑜崛起之際轉型成為韓粉先鋒隊,在深藍地盤大言不慚揚言深根蹲點,撈到議員大位後又開始進行政治槓杆操作,為自己未來圖謀大位做打算。

諷刺的是,國民黨再度敗選後,這些人再度以救亡圖存的救世主形象登場。左手揚言世代串連推動國民黨改革,右手抨擊民進黨用人唯親酬庸,絲毫不顧社會觀感,彷彿忘了自己過去如何攀上權力核心,也忘了自己曾經擁有「權力受益人」與「政爭執刀人」角色,直言之,最該被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或是最應該領銜主演「周處除三害」的主角,當下卻成為高舉改革的旗手,註定這場改革淪為野心家的棋子或棄子。套句電影流行的對白,「是可以讓人打了又打,打了又打,死不認輸的嗎」?偏偏這樣的人,在國民黨內始終吃香喝辣一帆風順,江山從不是自己打的,然後卻坐擁父執輩的寶座。

國民黨的改革的劇本應蓋有大方案與小方案兩種套路,前者涉及的戰略層面的核心價值、兩岸論述、政策路線,由於牽扯層面太多,基於「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通則,再從國民黨的政黨文化來看,要進行大幅度的調整不僅難度頗高而且代價勢必昂貴,改革的目標為竟全功,倡議者恐成為「戊戌六君子」的下場,就國民黨保守派來看這種改革形同起底造反,這也是挺郝外圍試圖透過抹黑抹文宣攻擊江啟臣的動機

換個角度,若考量其成本效益以及是社會觀感,進行新陳代謝式的權力改組,注入新的政治基因則是可行的方案,如果效法康有為彼時狂言「改革不難,殺幾個一品大臣足能立威」更是不切實際,務實的作法是,國民黨有意進行世代改革的倡議者們,不如詢問一下郝龍斌過去大權在握擔任市長與副主席時,究竟為國民黨的兩岸論述、組織再造或世代交替付出或貢獻些什麼?答案應該呼之欲出。

《作者簡介》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 張宇韶

 

加入 @setn 好友 #韓國瑜口誤惹議

【94要賺錢 贏家方程式】台股下周能夠反攻嗎?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傅崐萁率藍委訪中 行前記者會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