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一廣場/資安疑慮?台灣「數位身分證」到底行不行?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何英治

因應數位創新浪潮,建設「智慧國家」是維繫國家整體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19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在63個受評比國家,我國位居第16名,其中,面積只比台北巿大一倍的新加坡已躍升全球最聰明國家,成功迎戰數位經濟浪潮。

▲數位身分證核心程式將交由行政院資安處指定團隊進行資安檢測。(圖/內政部提供)

觀其數位身分是數位服務之核心,新加坡首先做了數位身分系統,建構電子平台SingPass,但因SingPass的密碼屬於新加坡人最高機密的個人隱私,引來不法分子盜取密碼犯罪,於是新加坡政府推出了雙重認證(2FA)登入方式,使用者得輸入SingPass用戶名和兩道密碼,才能登錄政府網站。

一些用戶往往無法記住冗長或複雜的密碼,新加坡因此推出電子政府密碼應用程式(SingPass Mobile),讓新加坡人通過生物識別等便利方式直接登錄政府網站,民眾不必輸入密碼也能使用電子政府服務,從報稅、買房、轉帳到看掛號,只要一支手機,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務。新加坡,因為有數位身分的建設而不斷的進化與改變。

另一目前身分認證常見的方式是透過生物特徵辨識,如指紋、虹膜等辨識每個人身上獨一無二的特徵,進而認證身份,但生物辨識比帳號名稱更難更換,且最大的風險來自政府可能透過生物特徵進行監控,若政府能建立大型的生物特徵資料庫,則個人更是處於可能被持續性監控的風險下。

也有採取另一種數位身分認證方式,現在國際上如德國、西班牙、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愛沙尼亞採用之數位身分證,我國目前即屬此類推動數位身分證,並預計在今年進行換發,晶片儲存資料同現行紙本身分證所載資料,並不儲存其餘資訊,單純提供身分辨識功能,一把辨識自己身分的數位鑰匙,可以有效在實體及虛擬世界識別身分,同時亦可避免個人資料過度曝光,防止隱私洩露或身份盜用的風險,更較紙本身分證更加安全,使用上亦較其他數位身分認證方式更自主、方便及安全。

我國自1996年推動第一階段電子化政府計畫,至現今以資料為骨幹、建構公私協力治理之智慧政府,仍然欠缺一個整體全面的數位身分認證機制,而阻礙很多創新數位服務形成,例如純網銀就沒有一個可以不用臨櫃開戶的身份驗證工具,只能期待eID。要能更翻轉的推動數位國家,進而帶動數位產業,eID是必要基礎建設,比較於其他國家數位身分認證方式後,個人認為我國目前推動的數位身分證是相對安全、有效、便利提供民眾數位服務的最佳工具,而非一概拒絕。

《作者簡介》何英治,靜宜大學資訊傳播工程系教授。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