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又壓力大…男常常腹痛 就醫竟是大腸原位癌

生活中心/張雅筑報導

蟬聯國人癌症排行第一的大腸直腸癌,除了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會影響外,醫師也提醒民眾不要輕忽家族病史!台中一名年僅36歲的陳姓男子,前年開始因工作繁忙加壓力大,導致長期生活習慣不佳、飲食不規律,不時腹痛、腹脹和腹瀉,後來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發現指數異常,進而到大醫院檢查。經檢查,陳男的乙狀結腸處有腺瘤性息肉,確診為大腸原位癌,再進一步了解發現,他的父親因大腸癌過世,哥哥幾年前也出現大腸息肉,因此醫師建議高風險民眾,因提早篩檢或是定期檢查。

▲男子不時出現腹痛、腹瀉等情形,就醫後發現長了兩顆腺瘤性息肉,確定是大腸原位癌。(示意圖,非當事人/資料照)

現年36歲的陳姓男子,並無任何病史,但在去年2月接受公司健康檢查時,他多加申請一項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指數異常,進而到大醫院腸胃內科做更詳細的檢查。經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腸胃內科檢查後發現,陳男的乙狀結腸處有兩個直徑大約1~2公分的腺瘤性息肉,切除後由病理檢查確認為大腸原位癌,許漢廷醫師表示,所幸發現的早,經由內視鏡息肉切除術後可達完整的治療,陳男後續追蹤至今都尚未再復發。

據悉,陳男過去的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並無特殊病史,但他向醫師表示,自己至前年10月起,因工作忙碌加上壓力大,所以生活作息整個大亂,三餐也不太正常,不時出現腹痛、腹脹和腹瀉等症狀,但他都有到診所就醫,只是狀況仍時好時壞,此外也長期飽受腸躁症所苦。許漢廷醫師了解後加上檢查,又進一步詢問陳男的家族史,發現其父親多年前因大腸癌逝,哥哥數年前也發現有大腸息肉後切除。

許漢廷呼籲,有大腸直腸癌或息肉家族史,特別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近親的民眾,都屬於高危險群,建議提早篩檢甚至直接進行大腸鏡檢查,若擔心檢查中會有不適,現在也可選擇無痛大腸鏡險查。

▲台中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許漢廷,他建議高危險群民眾應進行篩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圖/台中醫院提供)

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目前已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榜首,死亡率也僅次於肺癌和肝癌,排名第三。許漢廷解釋,這和國人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西化有關,而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主要包括家族史、飲食習慣,特別是高油低纖食物和紅肉,另外抽菸、酗酒、肥胖、運動量過少及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此外年齡50歲以上的發生率也會大幅上升。

大腸直腸癌會不會有什麼症狀呢?許漢廷表示,「若腫瘤生長在直腸或較遠端的大腸如乙狀結腸及降結腸,主要會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排便排不乾淨等症狀。若腫瘤生長在較近端的大腸如升結腸及橫結腸,症狀常常只有非特異性的腹脹腹痛、貧血、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等,更難以早期發現。」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75歲的民眾做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是大腸直腸癌篩檢最廣泛的方法,許漢廷呼籲,高危險群民眾應進行篩檢、定期檢查,這樣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