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家族史卻「突然」得糖尿病 他持續腹痛就醫發現胰臟癌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莫名其妙血糖上升要注意!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分享門診案例,一名無家族史的中年男性突然罹患糖尿病,服藥後病情好轉但不久後又因持續性的腹痛回診,連藥物也壓不住疼痛,最後是在電腦斷層中,「癌王」悄悄現了形!

▲陳炳諴醫師提醒,不明來由的糖尿病可能是「癌王」的警訊。(圖/截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陳炳諴醫師在節目《醫師好辣》中提到,10多年前他診治一位50多歲男性病患,對方身高超過180公分,被家人帶來看醫生的原因是「暴瘦」,病人明明吃很多,體重卻在短時間內從80多公斤掉到60幾公斤,起初以為是吸收不好,醫師為他做超音波檢查和抽血,沒看到特別的問題,只發現血糖很高,直覺是糖尿病,就開給他胰島素和口服藥。

陳炳諴表示,病患經過治療體重很快就回升,2個禮拜復胖30公斤,讓家人一度放下心來。但大概3週過後,一方面可能摻雜了降血糖藥物引發的腹部不適,病患開始覺得肚子痛,痛到上醫院照胃鏡,醫師發現他有一點胃食道逆流和發炎的情形,繼續開藥給他吃。

病患服藥後,前2週病情稍見改善,但疼痛感還是持續,且延伸到背部。陳炳諴開始起疑,想到男子有糖尿病,於是追問了一下家族史,沒想到他家裡只有他一個人得糖尿病。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果然在胰臟的尾部發現一顆惡性腫瘤,幸運之處在於男子因為身體不適提前發現胰臟癌,不然很可能坐視它繼續惡化。

胰臟是人體重要的控糖器官,可以分泌胰島素或升糖素調節血糖,如果胰臟出了問題,胰島素分泌失常,就會導致糖尿病。陳炳諴強調,如果一個人在沒有家族史或肥胖的情況下突然確診糖尿病,原因又不明,此時應考慮胰臟可能有一些問題,相關的檢查建議做一下。

胰臟癌發生率並非惡性腫瘤中的第一名,但「初診即晚期」的狀況屢見不鮮,加上容易轉移所導致的高死亡率,大幅影響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大森提醒,胰臟癌好發於50~60歲的中年族群,因早期症狀不明顯,除非腫瘤長在胰臟頭部,剛好堵住總膽管而引發黃疸,否則初期難以發現,通常直到晚期開始出現背痛、上腹痛等症狀,患者可能還會先到其他科別求診,最後體重減輕、症狀浮現才確診,種種情況導致胰臟癌患者難以早期發現病灶。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透露,一般來說,第一、二期胰臟癌可以開刀治療,第三期病患若胰臟後方血管遭腫瘤侵犯,開刀效果不佳,腫瘤難以有效清除。因此第三、四期胰臟癌會以化療為主,後續再視腫瘤縮小的情形評估能否開刀治療。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