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老師被診斷濾泡型淋巴癌 成醫:配合醫囑免「心驚驚」

記者洪正達/台南報導

52歲的補習班女老師2018年時接受乳房X光攝影篩檢,意外發現雙側腋下淋巴結腫大,身體檢查顯示右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進一步右側腹股溝淋巴結切片確診為濾泡型淋巴癌,病理型態分級2(依中心母細胞的數量分為三級)。正子掃描檢查顯示頸部、胸腔、腹腔及腹股溝都有淋巴結腫大的情形,骨髓檢查也顯示有濾泡型淋巴癌細胞浸潤,但病人本身主觀並無不舒服,抽血檢查也顯示血球及血中乳酸脫氫酶活性(一種淋巴癌指數)正常。

▲陳雅萍醫師指出,配合醫囑可減輕許多濾泡型淋巴癌病徵。(圖/成大醫院提供)

成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陳雅萍醫師表示,最後診斷女老師為濾泡型淋巴癌第四期、病理型態分級2、低腫瘤負荷(醫師依據病人症狀、抽血、影像及疾病進展速度判斷腫瘤負荷量)、無B症候(發燒、夜間盜汗、半年體重下降超過百分之十,出現任一項即為B症候),建議病人先觀察就好,不用治療。至目前的定期追蹤檢查顯示淋巴結腫大未有惡化,且抽血檢查一切正常,也無任何症狀。

另有位61歲女性近3週下肢水腫、喘、體重下降超過百分之十、臥床及容易夜間盜汗,至外院檢查顯示左側肋膜積水、腹水,與腋下、胸腔、腹股溝及腹腔淋巴結腫大(超過7公分),轉院到成大醫院住院接受進一步診斷與治療。

陳雅萍醫師表示,這名病人經腋下淋巴結切片確診為濾泡型淋巴癌,進一步骨髓切片及肋膜積水細胞學檢驗皆偵測到淋巴癌細胞,抽血檢查顯示血球正常但是乳酸脫氫酶活性偏高。最後診斷為濾泡型淋巴癌第四期、病理型態分級2,但有B症候及具高腫瘤負荷。因此建議病人先開始接受抗表面抗原20單株抗體合併其他化療,經6次化療合併單株抗體治療後腫瘤縮小近9成5,並能恢復日常活動,目前病人每3個月接受單株抗體維持性治療。以前這類單株抗體只有靜脈注射型,注射時間常需4~20小時,近年來有皮下注射型,完成注射只需要5分鐘,大幅減少病人的長時間注射時間與不便。

陳雅萍醫師指出,並不是病人診斷第四期濾泡型淋巴癌就代表癌末,病人仍可以接受觀察或是經治療後痊癒。濾泡型淋巴癌需要治療的時機,係根據醫師為病人做整體評估結果而定:當出現有高腫瘤負荷、分級3或是轉型成高侵襲性淋巴癌時,就須積極安排醫療處置,進行相關治療。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傅崐萁率藍委訪中 行前記者會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