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本是彩色的!考古團1失誤「15秒顏色全掉」超懊悔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君主之一,除了有造長城、統一度量衡等豐功偉績外,其死後的陵墓也一直是後人關注焦點,像是墓中發現的7000件兵馬俑,就被視為是當今最重要的中國遺產,更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不過你知道嗎?其實兵馬俑剛出土時是彩色的,但由於考古團隊的「失誤」,才會變成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土色。

▲村民鑿井時意外發現很多陶俑碎片,正是已經沉睡在地底2000年的兵馬俑。(圖/翻攝自pixabay

根據《搜狐》專欄報導,兵馬用的發現要追溯到1974年的春天,當時西安臨潼縣西楊村為解決乾旱問題,決定鑿一口水井,當水井挖到幾公尺深時,村民意外在井底里發現了很多陶俑碎片。消息傳入當地文物部門後,考古專家袁仲便組織一支團隊,到當地去挖掘、查看情況。

考古團隊抵達現場後,看見一個個有著朱紅、粉綠、黑、紫紅等等顏色、繽紛的兵馬俑,這些色彩來自各種物質,包括研成粉末的珍貴石材,讓他們感到震撼不已,不停感嘆到古人做工有多細緻,然而時間才過了短短15秒,眾人眼前就出現驚人一幕:只見這些兵馬俑身上的顏色馬上就消失不見,開始脫水、掉色和脫落,最後變成了土色。

▲兵馬俑最初是彩色的,但出土後因為沒有做好保存工作,因此迅速掉色。(圖/翻攝自《洞察軍事》)

考古人員對此感到相當惋惜,當時的技術也無法修復已經消失的顏色。事後袁仲一直對於當年的行動感到懊悔不已,認為他們犯下大錯,沒有做好完整衡量與評估,沒有意識到地底下的溫度與地面溫度的不同,抵達現場就光顧著欣賞這些兵馬俑,導致它們因保存不當,失去了色彩。

將兵馬俑拿到電子顯微鏡底下後,會看到一朵朵「白色的花」,這是黴菌孢子。它們在生長時會產生大量的色素、酸鹼物質,會慢慢的侵蝕陶俑的內部,導致難以挽回的傷害。無論採取什麼方法,都無法完全抑制黴菌生長。

▲ 兵馬俑在短時間內迅速掉色,變成我們現在熟知的土色。(圖/翻攝自pixabay)

人們對此事看法兩極,有人認為畢竟當年各項技術都不發達,因此失誤也是難免,考古團隊不用感到太過自責;但也有人覺得,當初最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封墓,寧願封墓也不要讓值珍貴文物受大規模破壞,畢竟外面的環境、溫度、濕度都和地底不同,本來就會對文物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加入 @setn 好友

【94要客訴之精彩完整版重現】傅崐萁赴中放生花蓮…帶10立委說要化解兵凶戰危 !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