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腹部膨脹 術後驚悚照曝 醫耗6小時「削出」3公斤肌瘤

記者洪玲明/台北報導

不少女性可能都遇過「子宮肌瘤」的狀況,其實子宮肌瘤在骨盆腔中,算是常見的腫瘤,也是婦產科領域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幾乎30% 以上的婦女,一生中都會患有子宮肌瘤,好發年齡為35至45 歲之間。近日一名婦產科醫師李偉浩在其粉專分享手術照,一名30多歲的女子,因為短時間腹部膨脹就醫,核磁共振後發現了一顆20公分的子宮肌瘤,手術耗時6小時才完成。

▲一名30多歲的女子,短時間腹部膨脹就醫,核磁共振後發現了一顆20公分的子宮肌瘤。(圖/婦產科醫師李偉浩授權提供)

李偉浩醫師表示,一名長年旅居日本的30多歲女子,三個月前因為腹部突然脹大,在當地醫院檢查後發現長了一顆19公分的子宮肌瘤,但日本東京大學當下說,沒辦法用腹腔鏡或是達文西手臂手術處理,患者心情非常低落,於是回到台灣尋求第二意見,六月份時,當時就診的醫師說肌瘤已經變很大,超過20公分。

▲一名30多歲的女子,短時間腹部膨脹就醫,核磁共振後發現了一顆20公分的子宮肌瘤。(圖/婦產科醫師李偉浩授權提供)

因緣際會下,該患者找上李偉浩醫師,原本要以單孔達文西手術進行,但肌瘤實在太大,架設達文西機械手臂的方式也需要改變,幸好手術過程很順利,不過肌瘤必須從不到2公分的肚臍單一傷口取出,醫師形容,得一條一條像是削水果一樣「純手工」削出來,一共用了20片手術刀片,3小時手術加上3個小時削出,共6小時才完全結束。

李偉浩解釋,該患者的肌瘤非漿膜下肌瘤,而是寄生型後腹膜肌瘤。這種肌瘤的血流分佈比較不規則,而且在後腹膜也距離大血管跟輸尿管很近,得找到供應血流的動脈並分離腹膜,而後腹膜是許多重要動靜脈、輸尿管、神經分佈的位置,所以手術必須更小心,尋找這些重要器官時得避免傷害造成併發症。

▲▼一名30多歲的女子,短時間腹部膨脹就醫,核磁共振後發現了一顆20公分的子宮肌瘤。(圖/婦產科醫師李偉浩授權提供)

手術完成後,該患者的單一肌瘤,超過20公分,重量超過3000克,李偉浩說,「後腹膜肌瘤較少見,也很少這麼大的後腹膜肌瘤」!

目前女性子宮肌瘤產生的原因還不明確,一般認為是子宮肌肉細胞分裂時的染色體或基因突變產生,再受到雌激素跟黃體素的刺激而變大。婦女好發年齡為35至45 歲之間,以解剖位置可分為三種,分別為子宮漿膜下肌瘤、子宮肌層間肌瘤(最常見)、子宮黏膜下肌瘤。而沒有症狀的子宮肌瘤一般只要觀察即可,治療通常以手術為主。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