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預售屋交易量腰斬,建商持續惜售撐價,房價修正壓力持續擴大。(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今年預售市場交易量腰斬,價格卻未同步鬆動。六都預售屋交易量年減逾5成,僅台北市微跌0.6%,新北反漲近2成,形成價量背離現象。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房價修正壓力持續擴大,提醒購屋人留意三大潛在風險。
據實價登錄,2024年六都預售屋交易年減幅介於50.5%至83.1%,其中台北市均價略跌0.6%,主因為文山、萬華等相對低價區案量擴增;反觀新北市則年漲近2成,熱區中永和、三重單坪突破百萬,撐起整體行情。其餘城市多數仍呈上漲走勢,市場買氣與價格明顯脫節。

▲莊思敏指出,建商普遍利用送裝潢、家電方式撐價,房市「價量背離」警訊已浮現。(圖/中信房屋提供)
建商惜售撐價
莊思敏指出,雖有個案傳出建商主動退還200萬差價,但整體房價尚未鬆動。土地、營建、人力成本高漲,加上利潤考量,建商普遍不願調降價格,轉以送裝潢、送家電等方式讓利,甚至選擇延後推案,觀望後市走向。
此外,台北市房價雖小幅下修,反映中低總價區供給擴增,但仍屬個案調整,難撼動大盤結構;新北市則因台北高價外溢,加上素地有限、剛需穩定,造就中長期預售行情走高。市場呈現「區域分化、價漲抗跌」態勢。
預售屋三風險浮現
對於想買預售屋的民眾,莊思敏提醒三大風險:
一、買氣冷卻造成資金回流放緩,中小型建商恐面臨財務壓力,進而引發工程延宕、爛尾或倒閉等問題。
二、高投資區域若資金斷鏈,將加速拋售潮,擾亂行情。
三、預售屋房價已站上歷史高點,交屋期長達3至5年,若未來市場修正,購屋者恐面臨價差損失。建議購屋人理性評估自住需求與財務承受力,慎選建商品牌與個案履約能力,以降低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