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三總胸腔外科醫師蔡遠明分享新技術。(圖/記者蔣季容攝影)肺癌長年高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若能在第0期或第1期確診,5年存活率可望超過9成。三軍總醫院近期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研究成果,提出「改良式經實質導航支氣管鏡」,透過該技術可以精準定位病灶並進行切除,一名59歲女子肺癌術後恢復良好,後續追蹤至今無復發情形,成功阻止肺癌進一步惡化。
三總胸腔外科醫師蔡遠明今(10)日表示,三總胸腔外科團隊近期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Surgical Endoscopy》的研究成果,提出一項具突破性的創新技術「改良式經肺實質導航支氣管鏡」,該技術藉由虛擬導航結合穿肺實質取樣方式,克服傳統支氣管鏡及電腦斷層導引穿刺的盲點,特別適用於支氣管徑路不明確的肺內病灶。此外,術中即時定位後可無縫轉換至單孔胸腔鏡進行切除,一次性完成診斷與治療。
蔡遠明說明,在安全性方面,臨床應用期間未發生氣胸、出血等嚴重併發症,經由支氣管鏡定位結合單孔胸腔鏡切除的策略,不僅提升整體診斷陽性率,亦提高病灶判讀與取樣的精準度。此外,優化的手術流程可於單次麻醉下同步完成定位與切除,進一步降低病患風險並有效縮短住院時間。
蔡遠明透露,該新技術可以減少醫療耗材,也會加速病患恢復時間,進而縮短住院天數,整體手術費用可以減少7至8萬。當初就是考量到部分患者經濟狀況不好,或是沒有保險給付,團隊才想研發該創新技術。
蔡遠明分享個案,一名59歲李姓女子不抽菸,因長期咳嗽及家族有肺癌病史,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上肺葉約1.5公分毛玻璃結節。最後在三總經改良式導航支氣管鏡導引經肺實質穿刺定位,確認手術切除範圍後,緊接著轉換至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術中透過冰凍切片即時病理分析,診斷為惡性腫瘤,為早期第一期肺腺癌,無淋巴結轉移,亦無遠端侵犯跡象。李女術後恢復良好,後續追蹤至今無復發情形,成功阻止肺癌進一步惡化,為早期篩檢與精準治療的最佳典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