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臺灣的感動好催淚!從一隻斷腳小黑熊看見生命韌性 宗博展罕見延到年底

資深記者鍾志鵬 / 新北市報導

台灣的感動催淚!從一隻斷腳小黑熊看見生命韌性。宗博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特展,延至2025年12月31日。(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台灣的感動催淚!從一隻斷腳小黑熊看見生命韌性。宗博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特展,延至2025年12月31日。(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在森林深處,有一隻失去前腳的小黑熊,從傷痛中重生,化作一段改變人心的生命課。位於新北永和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以這段真實故事為起點,策劃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迴響熱烈,展期罕見延長到年底,邀請更多人踏上一場靈性與自然交織的療癒之旅。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課──從傷口看見希望

真實故事是這樣的……….

在雪山誕生的小黑熊,曾因意外截肢,命運似乎注定黯淡。然而,它的存在,如今成為展覽的靈魂起點。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攜手,將真實標本、感官互動與沉浸式情境結合,搭建出一片寓教於感的「森林教室」。讓觀眾不僅看見熊的身影,更在鏡面反射中看見自己——原來,我們也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

台灣的感動催淚!特展從一隻來自雪山的斷腳小黑熊的真實故事開始。(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台灣的感動催淚!特展從一隻來自雪山的斷腳小黑熊的真實故事開始。(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孩子的提問:我們可以幫什麼忙?

一位參觀家長回憶,孩子在展場中主動發問:「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能做什麼?」這一刻,教育已經不只是知識傳授,而是感知被喚醒。在這裡,孩子會為小蛇立碑,會為失足的熊默哀,透過行動學會尊重生命。這正呼應了心道法師的「靈性生態」理念——人與萬物是互濟共生的夥伴,應彼此包容、共同守護。

從部落智慧到現實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展覽第二區「與人類相遇」啟發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的孩子們。那裡的孩子面對生死,不逃避也不恐懼,而是以平靜與尊重對待每一個生命。最後一區則直面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路殺、棲地流失、獸鋏陷阱……殘酷與無聲的哀歌每天上演。透過救護紀錄影片,觀眾得以見證保育人員從搶救到野放的每一刻——那是一條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台灣的感動催淚!展覽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以原生動物標本為媒介。(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台灣的感動催淚!展覽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以原生動物標本為媒介。(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修補的不只是斷腳更是人心  看展讓自己成為修補自然與生命的參與者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在展場發出提問:「你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見的不只是牠的缺失,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看見重生的可能?」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這場展覽,不讓小黑熊的故事止於悲情,而是化作一份行動邀請——邀請每個人,成為修補自然與生命的參與者。

台灣的感動催淚!從一隻斷腳小黑熊看見生命韌性,宗博特展延到年底。(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台灣的感動催淚!從一隻斷腳小黑熊看見生命韌性,宗博特展延到年底。(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台灣的感動催淚!特展不只談動物保育,更從心靈出發,強調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台灣的感動催淚!特展不只談動物保育,更從心靈出發,強調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SDGs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