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沈玉琳化療再等等!血癌愛找「這歲數」 年死上千人

健康中心/林昀萱報導

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後首度露面。(圖/翻攝自沈玉琳臉書)

▲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後首度露面。(圖/翻攝自沈玉琳臉書)

57歲資深藝人沈玉琳日前因高燒不退、身體不適送醫住進三軍總醫院,且當時入院時已出現多重器官衰竭,一度被誤認為是猛爆性肝炎,直到6日晚間沈玉琳才親自在臉書證實罹患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醫師指出,血癌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又被稱作「沈默殺手」,若出現七大症狀要注意!

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後,傳出已從三軍總醫院轉診至台大醫院,未來將面臨化療,並評估是否做骨髓移植。不過據了解,沈玉琳體內許多器官都已受損,因此院方現在先採用支持性療法,將他體內很多受損器官狀況穩定下,才會評估安排後續的化療跟骨髓移植。

2024年有1272名國人因罹患血癌去世,每年數字微幅上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過去指出,血液癌症主要可分為三大類:血癌(白血病)、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當中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好發於60歲以上銀髮族,因初期無明顯症狀,出現症狀也容易與老化混淆而被忽略,因而被稱為「沉默殺手」。他說,CLL在歐美國家較常見,但在亞洲的發生率很低。常見七大症狀包括: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半年內下降1成以上)、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夜間盜汗、淋巴結腫脹、全身倦怠、食慾不振以及全身乏力,由於症狀不典型,常被誤認是老化而延誤治療。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姚明表示,對於CLL治療上,傳統是以化療為主,而對高危險患者來說,目前可能根治方式為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患者確診時大年長、已60-70歲,且超過90%都有合併一種以上的共病,身體難以負荷副作用極大的移植治療,因此治療上以「無症狀者定期追蹤;有症狀者介入治療」為基準。標靶治療則是新興治療趨勢,可針對晚期病人提供較好的武器。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9vGUXyCQQ&t=9s
▼「多吃薑」可防中暑、食物中毒!醫曝:進冷氣房「多3招」助排毒、防心梗(影片來源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血癌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