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文創聚落 柳暗花明好幾村

採訪撰文 / 白舒樺(文創LIFE) 圖片暨資料提供 / 台東縣政府

城比台北是矮一點 天比台北卻高得多

燈比台北是淡一點 星比台北卻亮得多

 

人比西岸是稀一點 山比西岸卻密得多

港比西岸是小一點 海比西岸卻大得多

 

街比台北是短一點 風比台北卻長得多

飛境過境是少一點 老鷹盤空卻多得多

 

報紙送到是晚一點 太陽起來卻早得多

無論地球怎麼轉  台東永遠在前面

                                  ----〈台東永遠在前面〉‧余光中

詩人余光中筆下的台東,是終年被太平洋海風吹拂的美麗縣市,這裡或許沒有西部四通八達的交通、比鄰直立的高樓大廈、五光十色的霓虹閃爍,少了更多精品、名店、流行、資訊。然而,東岸太平洋,呈現淡藍到墨綠的絕美海漾,壯闊山脈連綿不絕,族群文化多元豐厚人文風情,連深深吸進一口空氣,都甘甜舒暢。台東縣政府串起這些大自然的恩典,鐵花村、鐵道藝術村、池上藝術村……等等文創聚落,柳暗花明又一村。

社區營造經驗 文創氛圍渾然天成

「如何在不破壞現有環境下,呈現台東自然資源之美,一直是台東縣政府努力的主要方向!」負責用文化吸引人潮的台東縣觀光旅遊處長王國政說,台東過去10多年在做社區營造時,培育出許多藝術家,使得台東各角落自然形成文創氛圍,「近年來,我們不斷思考,為什麼台東的藝文創作,總是停格在部落型態或家庭式手作,比較少文創產業該有的商業模式?」

如此反思,讓台東縣政府在民國100年,決定拋出原住民文創聚落的構想,「台東有很多在地的藝文工作者,他們應該被看到,他們的才華,也值得被帶走。」同年,台東縣府在交通部協助下,提出「台灣國際光點計畫」,最成功的範例,就是叫好又叫座的鐵花村。王國政強調,「利用並結合在地特點,善用創意思維,進而成為地方觀光盛事的典範。」正是台東縣政府以公共政策呈現在地文創的最佳形式。

文創LIFE - 台東

▲圖片提供/台東縣政府

軟實力1+1>2  鐵花新聚落轉型

「『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一開始的政策定位,就是找台東出身的歌手回故鄉表演,延續至今,反應相當不錯,當然,台灣好基金會努力不少,政府和民間『1+1大於2』的合作模式讓人激賞,期待再接再力。」王國治說,公部門能做的事有限,民間團體願意進駐台東,反而能創造不同火花。「鐵花村的確在台東市區的一角扎根、成長,並逐漸發展出強大能量的音樂聚落!」縣府站在區域性全面考量下,制定「鐵花新聚落」計畫,與民間共同努力,不但將昔日因台東舊火車站遷移而荒涼的附近商圈再掀生機,更一步步構築出台東全新的文創區域。

與鐵花村比鄰而居的「鐵道藝術村」,原本是舊台鐵宿舍區,由台東縣政府著手統一規劃後,成為全新的「鐵花新聚落」主要區域,輔以縣府將原台東縣旅遊中心改建為集所有旅遊資訊於一處的「I-CENTER」中心,以及統合台東境內公車的「新客運轉運站」,再向東延伸到「原住民手創園區」,台東縣政府和民間合作再下一城,展現出全面性規劃企圖。「政府出一些地、出一點錢,讓民間團體為地方帶來參與,很值得!」

文創LIFE - 台東

▲圖片提供/台東縣政府

民間進駐池上藝術村 外來成就在地

正所謂外來成就在地,台東縣另一亮點,池上、關山地區數以百公頃計的良田,原本只是充滿農趣的田園風光,在航空公司及飲料品牌的創意廣告影響下,打造出知名的「天堂路」和「金城武樹」,就是明顯實例。台灣好基金會長期在台東池上耕耘付出,不但獲得當地人的支持,也為池上地區帶來「質的改變」。王國政說,一旦公部門把空間開放出來,自然能吸引優秀人文團隊進駐,「池上有客家人、閩南人、還有屏東恆春的阿美族人,現在,居民自發性激盪出一股對家鄉的認同感。」

台東縣政府再度和民間攜手合作,從去年下半年度開始進行「池上藝術村」計畫,目前除有國內知名的蔣勳老師長期進駐進行文化創作以外,更有不少文化工作者輪番進駐,在靈山秀水的環境中進行創作。畢竟,池上居民希望被看見的不只有伯朗大道,不只有池上便當,而是能催生人文藝術匯聚的「池上美術館」,這個計劃正由駐村藝術家和池上居民共同思考,逐步展開。

文創LIFE - 台東

▲圖片提供/台東縣政府

有機會到台東一遊,肯定驚豔於越來越多民間團體相互合作而產生的文創區塊,有原鄉音樂、琉璃珠製作、木雕、鐵塑、陶燒等藝術工作者持續發光,再加上得天獨厚的台東海岸線,大量吸引國外朋友前來從事文化工作。若說,台東因文創而國際,都市人也不得不同意。

更多資訊請上《文創LIFE》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clifemag

加入 @setn 好友 #文創LIFE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