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糙米胚芽米白米誰最營養?農糧署「大推這2種」曝黃金比例

生活中心/詹婷惠報導

農糧署在臉書分享關於糙米、胚芽米、白米的知識。(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hoto AC) 

▲農糧署在臉書分享關於糙米、胚芽米、白米的知識。(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hoto AC) 

米飯是台灣人餐桌上少不了的主食,市面上也有不同類型的米,日前,農糧署在臉書介紹糙米、胚芽米、白米的營養價值,並解說稻穀從採收變白米的加工過程,一起增長知識。

日前,農糧署在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和民眾分享一般吃的米的碾米加工程序,農糧署表示,米從田間採收時為「稻穀」,這時最外層還有堅硬的稃(穀殼),無法烹煮食用,脫去穀殼後,外層則留下一層黃色米糠,所以被稱做「糙米」,營養價值最完整。

農糧署繼續說,接著脫去部分米糠層,形成「胚芽米」,營養價值略少於糙米,最後去除所有米糠層及胚芽,則成為餐桌上常見的「白米」(精米),白米留有胚乳部分,Q彈軟嫩、口感最佳。

農糧署說到,民眾若是著重營養,建議可選擇「糙米飯」或「胚芽米飯」,若講究口感,則可選擇白米飯;也可以將白米與糙米、胚芽米以3:1的比例混合烹煮,可同時保留口感與營養價值。

除了挑米,農糧署也提及,洗米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洗掉附在米粒上的雜質和異味,由於在洗米的過程中,水分會逐漸滲入米粒,而當洗米耗費的時間越久,不但異味會一起滲入,無機質、維生素B1等養分也易流失。

農糧署提醒,在洗米時掌握「動作輕、速度快、勿搓揉」3個要點,洗米的下一步是浸水,主要目的在使水分進入米中,並活化米粒中的澱粉酵素,使澱粉較容易轉變成游離糖及完全糊化(熟化),增加飯粒甘甜味及黏彈性。煮飯前浸水約2小時,若以攝氏50度的溫水浸米,可將時間縮短為30分鐘,若煮糙米則因吸水性較差,需泡12小時以上。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