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27歲妙齡女不理青光眼「頭痛到後背」才就醫 險失明後悔已來不及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原因(圖/記者黃仲丘攝影)

▲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原因(圖/記者黃仲丘攝影)

青光眼會逐漸侵蝕視神經,導致失明,全台有超過40萬名青光眼患者,根據統計,確診青光眼後,平均10~20年,患者會有25.5%~38.1%的機率至少一隻眼失明。53歲的王小姐,於27歲時,被診所告知有青光眼,但由於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直到因為出現嚴重頭痛症狀,就醫後檢查才發現已經是,青光眼後期。逐漸出現看東西沒立體感、失去物體的距離感、也曾踩空階梯。所幸後續經點藥、吃藥、進行手術降眼壓後,25年後仍維持相安無事。

台北榮總眼科部主任級主治醫師劉瑞玲表示,青光眼其實是這類疾病的一個總稱,底下又可再細分為沒有外傷、藥物史的「原發性」青光眼;因為眼內發炎、外傷導致的「續發性」青光眼;及出生時就因為胎兒生長問題問題,導致的「先天性」青光眼,是一種會逐漸破壞視神經,導致失明的疾病。

但大多數病人的表現是慢性無痛覺,很多病人的視覺功能早在青光眼中期以前被蠶食,但病人通常自我感覺良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的統計,青光眼是全球致盲的第二大原因,有12.3%是因青光眼失明。劉瑞玲表示,根據統計,確診青光眼後,平均10~20年,患者會有25.5%~38.1%的機率至少一隻眼失明。

53歲的王小姐表示,她於27歲時因為敏感性角膜炎到眼科就醫,當時也被診所眼科醫師告知,已經有青光眼。但由於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且當時對青光眼的認識有限,因此置之不理,等到某天因為眼壓飆高,出現嚴重頭痛症狀,就醫後才發現已經是青光眼晚期,悔恨錯過治療黃金期。

王小姐表示,回想起青光眼發病時,常常看東西沒立體感、失去物體的距離感,看著東西卻沒辦法準確抓到,也曾踩空階梯。之後只能遵從醫囑,後續經點眼藥水、吃藥、進行手術降眼壓後,維持每三個月回診一次,25年後仍維持相安無事。

要預防青光眼,劉瑞玲建議,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高度近視,建議幼童3歲之前不要接觸手機、平板;成長期規範每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與間距。目前認為青光眼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眼壓高的族群、另外有家族史的,例如兄弟姊妹有青光眼者,將來得到青光眼的機會是沒有家族史的3.7倍;青光眼是屬於中年或老年以上的疾病,40歲以上的發病率會比較高,因此40歲以上者也要注意。

上述高危險族群,劉瑞玲建議20歲就要開始檢查,可檢查眼壓、視神經、視神經纖維,若有懷疑有青光眼者,可能還要再做視野檢查;如果醫師檢查後,沒有太大問題,那麼可以5年再追蹤一次,如果醫師有懷疑,就會再縮短追蹤時間,也會檢查眼膜厚度、視神經狀況、家族史等,來綜合評估。

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青光眼在治療上,可分為藥物治療,目前有多種眼藥水可供選擇;另外,若是需要手術的中重度青光眼患者,也有雷射與傳統手術、微創手術可選擇。目前全台有40萬人使用眼藥水控制,但僅有1700人使用微創手術治療,呼籲青光眼患者,若遲未就醫控制,將造成不可逆的視力受損,因此,積極治療相當關鍵。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