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天熱易失控爆怒是生病了?恐與「雙極性疾患」有關!做好1事避心臟病發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躁鬱症又稱「雙極性疾患」,氣溫過高或過低時,易讓情緒不穩定者焦躁不安的情緒被放大。(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躁鬱症又稱「雙極性疾患」,氣溫過高或過低時,易讓情緒不穩定者焦躁不安的情緒被放大。(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即便蘇拉颱風靠近,台灣這幾天還是好熱!夏日高溫讓人一出門就快融化外,「火氣」隨之上漲、容易被觸怒。外務上班族謝小姐今年暑假起常與同事發生摩擦,任何小事都會讓她感到煩燥,身旁的人都會調侃她是不是得了躁鬱症,這也讓她懷疑是否真的生病了。醫師表示,躁鬱症又稱「雙極性疾患」,氣溫過高或過低時,的確容易讓情緒不穩定者焦躁不安的情緒被放大;另外,有心血管疾病者應盡量讓心情維持在平穩的狀態,才不會併發心臟疾病發作。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陳奕安表示,其實躁鬱症又稱「雙極性疾患」,當人處在不舒服的環境,像是氣溫過高或過低時,容易讓原先情緒不穩定的人增加額外的壓力,讓焦躁不安的情緒被堆疊放大,因此就出現上述個案中比較莽撞的行為。雖暴躁、易怒是許多人對躁鬱症的既定印象,但症狀表現並不僅限上述症狀。

他說,罹患躁鬱症的病人,情緒會不斷在「躁期」和「鬱期」間擺盪,前者發病時就像精力充沛的電池,會出現亢奮、衝動不計後果、過度自信、思緒跳脫現實、各種慾望上升等情緒高昂的表現;而後者就像洩了氣的皮球,則出現心情低落、對周遭事物不感興趣、自我價值低落、猶豫不決,甚至自我傷害等負面低迷的行為。大部分個案的症狀會在躁期和鬱期間擺盪,也會有症狀相對穩定的緩解期,因此醫師會針對不同時期作個別治療。

陳奕安提醒,當民眾出現疑似憂鬱或躁鬱的情況時,適時就診評估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都能獲得良好的改善,平常也能透過有氧運動、充足睡眠、減少壓力等方法,調節情緒與降低復發的風險。

「即便天熱也要心平氣和。」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莊再庚也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在情緒大起大落時,會刺激交感神經特別活躍,就會出現胸口悶悶的、喘不過氣、絞痛的症狀,因此建議民眾心情應維持在平穩的狀態,才不會併發心臟疾病發作。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戒嚴2.5小時後又解嚴!直擊韓國最新狀況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