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北醫大最新研究!「糞便潛血濃度」可預測大腸癌發生、死亡風險登國際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北醫大研究發現,「糞便潛血濃度」可預測大腸癌發生及死亡風險。(圖/北醫大提供)

▲北醫大研究發現,「糞便潛血濃度」可預測大腸癌發生及死亡風險。(圖/北醫大提供)

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二位,更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三名,目前國內提供50到74歲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北醫大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研透過糞便潛血濃度可精準預測大腸癌發生及死亡風險,潛血濃度越高者,應盡快接受大腸鏡檢查或縮短篩檢間隔,濃度較低者則可考慮延長篩檢間隔,更符合精準醫學趨勢。該研究成果已於今年5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卷》(JAMA Oncology)。

此研究由北醫大口腔醫學院副院長陳立昇及嚴明芳教授率領團隊,針對國內逾350萬名50至74歲的民眾,長期追蹤是否得到大腸腫瘤或死亡等資訊,透過大數據分析,確定不同糞便潛血濃度對大腸癌風險的具體影響。

結果指出,低風險族群可延長篩檢間隔時間,進而減少腸鏡檢查次數,避免偽陽性、出血或穿孔等潛在的不良反應;而對於高風險族群,則可更精準的建議增加篩檢頻率,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成效,同時能使醫療資源更有效配置。

團隊分析若與兩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法有相同的篩檢效益下,這種個人化糞便潛血濃度篩檢策略可有效地減少了49%的糞便免疫化學法檢測以及28%的大腸鏡檢查次數,可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不僅減少不必要的檢查次數及風險,同時也確保高風險族群能更及時獲得必要的檢查及治療,為未來大腸癌精準醫療提供可行的方向。

陳立昇指出,糞便潛血向來以特定濃度切點(如大於20ug/g以上)視為罹癌高危險群,接受大腸鏡檢後會有一半比例有息肉,五分之一會有進展性息肉及二十分之一的機會會有大腸癌,但事實上糞便潛血濃度可以用來做更好的應用,醫師可根據糞便潛血的濃度判斷是否需調整篩檢間隔時間,不再侷限於固定的每年一次或兩年一次,讓大腸癌篩檢個人化。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