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喝酒5大危害曝光!中醫揭「恐自律神經失調」:變胖又變笨

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許多人都會藉著「喝酒」來紓壓,要注意千萬不要過量。(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許多人都會藉著「喝酒」來紓壓,要注意千萬不要過量。(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許多人都會藉著「喝酒」來紓壓,在節、假日時約上三五好友小酌幾杯,可以放鬆心情,不過千萬不要過量。對此,風澤中醫診所副院長郭懿潔表示,喝酒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會對身、心靈及睡眠品質產生一定的危害,甚至還會「變笨」。

「開心的聚會總是少不了來一杯,但美好的事物適當、適量即可,過猶不及就變壞處了」,郭懿潔29日在臉書粉專「郭懿潔 中西醫師」中發文,表示現代人生活緊湊、壓力大,下班與三五好友小酌成為常態,甚至心情不好還會回家獨自喝悶酒,微醺的感覺似乎可以讓人暫時逃離骨感的現實。

郭懿潔說,若一不小心養成習慣,頻繁的飲酒可能會使得神經系統到代謝系統,幾乎全身都有負面影響。不僅加重自律神經失調,還會讓情緒、睡眠、代謝、免疫力全面下滑。

郭懿潔指出,酒精會抑制交感神經、刺激交感神經,讓身體進入比較亢奮、警覺的狀態,對本來就自律神經失調的人來說,更會加重症狀。

對此,郭懿潔解釋,雖然喝酒初期會有短暫的放鬆感,所以很多人誤以為「喝酒能紓壓」,但酒精代謝過後,交感神經會反彈性地更加興奮,常導致夜間心悸、早醒、焦慮感增加。長期下來,自律神經失調惡化,身體恢復平衡的能力變差。且酒精會破壞深層睡眠,深睡期不足會讓自律神經無法好好休養,隔天更容易感到疲憊、焦慮及注意力不集中。至於飲酒還會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呢?郭懿潔點出了以下5點:

1.肝不好

肝臟是分解酒精的主要器官,頻繁飲酒容易導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使肝功能變差,也會讓身體的解毒、代謝能力下降,全身能量感低落。

2.心不好

酒精促使血壓上升、心臟負荷,會增加高血壓、心律不整、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特別是原本有心血管疾病傾向的人會更加危險。

3.腸胃差

頻繁喝酒影響腸胃。酒精會刺激胃黏膜,造成腹痛、脹氣等腸胃機能障礙,會導致:胃炎、胃潰瘍及胃食道逆流。同時影響腸道菌叢健康,導致腸道敏感、免疫力下降。

4.會變胖

酒精會干擾荷爾蒙的分泌,包含血糖調節、胰島素敏感度,增加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肥胖的風險。並且,長期飲酒也容易導致性荷爾蒙分泌失衡,男性容易出現睪固酮下降,女性則會影響婦科月經週期。

5.會變笨

酒精會影響GABA、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導致情緒波動加劇,增加憂鬱症、焦慮症、認知功能退化。長期以來造成酒精依賴,不僅影響自身健康,嚴重還可能波及工作表現、家人關係以及社會連結。

不過,郭懿潔也說,少量的酒對身體有不少好處,例如麻油雞酒可以促進產後子宮修復,中醫也有許多跌打損傷的藥酒等等。因此,郭懿潔提醒飲酒還是適量為好,「小酌怡情,豪飲傷身」。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喝酒

白沙屯媽祖 山邊媽祖至北港進香即將開始囉!周邊王爺廟歡送媽祖出門進香!|寶島神很大online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