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蕭宥宸報導

▲釋昭慧認為,稅收超徵部分應該優先用於償還國債,而非揮霍無度,債留子孫。(圖/翻攝自釋昭慧臉書)
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全台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規定要在10月底之前完成。各界正反意見兩極,玄奘大學宗教系主任釋昭慧法師質疑:「難道如此撒幣,就可收買人心嗎?」但至少對她而言,效果會適得其反。
民俗學者溫宗翰在臉書撰文指出,稅收超徵有相關法律來決定要怎麼運用這筆錢,通常是用來協助政府「減少借款」及「增加還款」,而不是由無行政權的立法院來要求如何運用。如今我國每人平均要負擔26萬元國債,這筆超徵稅收若依法運用,其實可以減輕很大的國債。
溫宗翰並指出,藍委提案財政部徵稅超預算3000億或達120%,就要普發現金給民眾,等於將普發1萬元常態化。但他直言「這才是最可怕的」,千萬別被「超徵」2字迷惑,其實是實收稅額跟預期對不上而已,這些稅本來就是要收,且依法必須回到國庫裡運用,尤其是用在償還債務這件事情上。
溫宗翰批評,藍委為了不被大罷免,要普發現金1萬元還不夠,更進一步要立法惡搞,讓普發現金變成常態,「這擺明就是惡搞國家體制,要讓我們債留子孫。」
釋昭慧則表示「完全贊同」,前次普發她就因深感不安而拒絕領納,「這次在野立委又運用過半優勢,將好不容易攢下的國家資財,拿來無差別大撒錢。難道如此撒幣,就可收買人心嗎?至少對我而言,其效果適得其反。」這筆錢應該優先償還國債,而非揮霍無度,債留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