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國旅熱潮仍在延燒,但「結構」正在改變。(示意圖/資料照)
國旅熱潮仍在延燒,但「結構」正在改變。交通部觀光署今(24)日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專題報告,指出根據最新「台灣旅遊調查報告」初估,2024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次將達2.22億旅次,較前年(2023年)成長7%,也較疫情前的2019年成長約3成,顯示國內旅遊並未如外界所稱衰退,反而穩定成長、熱度不減。
然而,觀光署也示警,目前國旅呈現「當日來回化」與「區域集中化」兩大趨勢,導致旅客不過夜、旅宿入住率下降,衝擊旅宿業經營體質,成為當前產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一日遊比重高達75% 旅宿產業受壓
觀光署指出,國內旅遊型態明顯轉變,2024年預估有多達75%的旅次為「當日來回」,相較2023年的71%、疫情前2019年的66%都有明顯成長。「說走就走」的短途輕旅行成為主流,也帶動民眾偏好在居住地區內或鄰近地點旅遊,並以交通便利、接駁方便作為選擇依據。

▲觀光署指出,2024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次將達2.22億旅次,較去(2023)年成長7%,不過有多達75%的旅次為「當日來回」。(示意圖/資料照)
觀光署坦言,這樣的旅遊結構轉變,雖推升總旅次,但也帶來淡旺季差異擴大、地區旅遊過度集中、過夜比例下降等問題,已直接衝擊旅宿業經營。「如何引導民眾從一日遊走向深度旅遊、提升過夜比率,將是未來國旅政策重點」,觀光署表示,推動多元主題旅遊、促進區域分流與創造在地獨特體驗,將是提振旅宿經濟的關鍵。
民宿逆勢成長 旅館人力流失未回補
在人力結構方面,觀光署也揭示出疫後觀光產業內部結構的變化。截至目前,旅宿業整體人力約為9.48萬人,細分來看,觀光旅館約2.23萬人,較去年減少441人,較疫情前更是減少5,600人;旅館業則約5.29萬人,年減1,665人、比疫情前少4,606人。

▲出國人數暴增加上國旅一日遊成長,恐對旅宿業造成衝擊。(示意圖/資料照)
反觀民宿,受惠於短期輕旅行型態與性價比優勢,規模反而擴張,現約1.96萬人力,較去年增加677人,較疫情前增加3,938人。觀光署表示,觀光旅館與旅館人力減少,與國旅結構轉變、缺工問題、業者經營策略調整與花蓮地震影響都有關係,而民宿尚未受到顯著衝擊,顯示型態轉換明顯。
上半年國旅、出國同步成長 出境市場回溫
除了國旅成長外,觀光署也同步報告國人出國情況。今(2025)年1至4月國人出國人次為596萬7,561人,年增11.7%。初估上半年出國人次可達91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0%。
出國前五大市場依序為:日本327萬人次(年增9%)、中國大陸152萬人次(年增13%)、港澳105萬人次(年增27%)、韓國83萬人次(年增25%)及越南62萬人次(年增0.6%)。觀光署分析,出境熱潮與連假較多、新台幣升值、航班供給增加、日圓貶值及各國免簽優惠措施等因素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