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譚耀南

▲譚耀南觀點》20%暫行稅率換取更大的談判空間。(圖/翻攝自thewhitehouse網站)
美國在台北時間8月1日清晨公布了相關國家的對等關稅稅率,其中台灣是20%,8月7日開始實施。不過台美之間的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所以目前的稅率是暫時性稅率,仍有調降空間,賴清德總統稍早在記者會中提到目前20%是暫時性稅率的說法,隨後也得到美方的確認。
這一次公布的稅率,從四月初宣布對台灣的對等關稅32%,降了12%,但因為日本和韓國都是15%,所以產生了「比價效應」,今天早上台北股市的反應是中性偏空的。不過這次公布的暫行稅率,並沒有任何附加條件,既沒有像其他國家有關開放市場、零關稅及取消非關稅障礙、承諾具體投資美國的金額等「基本條款」,也沒有對美國大型採購的計劃。這不代表這些附加條件不適用於我們,這代表目前談判還在進行中,因為進展順利、還剩最後一哩路,美方同意在不預設條件的情況之下,先降低12%的暫行稅率。因此就目前公布的談判成果來看,應該算是差強人意的。
因為談判正在進行,而且非常可能在未來幾天之內有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台美雙方都沒有揭露相關細節。不過賴總統早上的記者會透漏出些許訊息。他連續三次提到我們的重點是保障「國家利益、產業利益、糧食安全、國人健康」。注意最後兩點,過去本專欄曾多次提到,台美談判中對美國投資的部分,在台積電已經加碼設廠、對阿拉斯加天然氣的投資做出具體承諾之後,反而比較不是最困難的部分;對農業部門的市場準入和零關稅,以及對於美豬、美牛及基改食品對全面開放,才是重點。

▲譚耀南觀點》20%暫行稅率換取更大的談判空間。(圖/翻攝自thewhitehouse網站)
這些議題都是長期以來,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和我方交涉的重中之重,也具體反應川普要求外國市場全面開放的態度。這些議題,既是政治題、也是產業題。若處理不善,會嚴重侵蝕賴總統的政治資本,接下來必然是賴總統關鍵時刻的政治抉擇,不論如何都會有人不滿,他必須做出艱難的政治決定。
目前我們取得美方諒解,在雙方談判正在進行式的前提之下,將暫行稅率降至20%,希望在未來幾天雙方能夠縮小差距,符合美方希望我方開放市場的具體要求,但又能夠縮小打擊面,既回應國人對食安的期待及考量農業部門的生存發展,又能進一步降低對美出口的關稅稅率,並具體明確地承諾對美國的採購及投資,這應該是行政團隊接下來幾天必須努力達成的首要目標。

▲譚耀南觀點》20%暫行稅率換取更大的談判空間。(圖/翻攝自賴清德臉書)

▲譚耀南觀點》20%暫行稅率換取更大的談判空間。(圖/翻攝自賴清德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