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農業部林保署昨發出影片,說明難以用工程手段破壞壩體或引流的原因。(圖/翻攝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臉書)強烈颱風樺加沙造成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114年9月23日發生溢流,導致光復鄉淹水、道路中斷及橋樑沖毀等重大災情。農業部林保署昨(24日)發出影片,說明難以用工程手段破壞壩體或引流的原因。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23日下午2時50分發生溢流,洪水重創光復鄉。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認為,這是潰堤而非溢流,應炸毀堰塞湖。對此,林保署發出影片說明「堰塞湖」是因土石崩塌堵塞形成的天然湖泊,並解釋「壩體」是塞住河道的土石,「溢流」則是水滿後從壩體流出,即使沒有颱風豪大雨下,10月初仍會自然溢流。此外,影片內容也解釋之所以無法用開挖、炸毀、抽水等方式處理開堰塞湖,就是因為堰塞湖位處偏遠山區,無法運送工程重機具。
影片也提到,經過專家推估,即使不再有颱風或豪大雨,僅以日常雨量估算,堰塞湖也會在10月初發生自然溢流,在溢流前的短短2個月期間,不論是技術或時效上,以工程手段改變堰塞湖都不可行,只能在溢流前先協調執行下游疏濬、河床堤岸缺口與補強馬太鞍橋墩。
▼農業部林保署昨發出影片,說明難以用工程手段破壞壩體或引流的原因。